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
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摘要与插图
中国三大会议小插曲1.三大为何选择在广州召开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后,是经历“二七惨案”后,北洋军阀政府在北方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加大了社会控制力度,南方是广州渐渐成为中国革命新高潮兴起的策源地。
广州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各阶级人民群众,较早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是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多重压迫下,革命情绪不断滋长,工人运动相当活跃。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不仅相当尖锐,而且表象化了,包括南北军阀之间的矛盾也表象化了。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各种革命力量云集广州,革命力量联合和蓄发之势已经形成,关键是如何整合。所以,三大选择在广州召开,有其客观原因和历史必然性。
2.中共三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
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三大后,各地根据中央的通知精神,按照民主程序进行了大会代表的工作。当时中共中央下设北方、两湖、江浙和广东4个区,共代表30多人,此外,从法国回国的蔡和森、,从苏联回国的也参加了会议。刘仁静作为出席共产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代表,马林作为共产的代表出席会议。马林后来在向共产执行委员会、工会和共产执行委员会东方部远东局的报告中说:“出席大会的代表来自北京、唐山、长辛店、哈尔滨、山东(济南府)、浦口、上海、杭州、汉口、长沙和平江(湖南)、广州和莫斯科(旅苏学生支部)。”这些三大代表是经过党员选举产生的,代表着全国420名党员。
3.“钟英”来信,“管东渠”管食宿
1923年夏,在北京的接到一封署名“钟英”的信,要他6月去广州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从天津乘海轮到达上海,再乘船前往广州。到了广州,与“管东渠”先生接头,由“管东渠”安排食宿。
其实,此行是参加党的三大。所谓“钟英”,也就是中央的谐音,取“中国共产党中央”之意。所谓“管东渠”,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的谐音代号。
4.陈独秀批评,表扬
三大召开过程中,陈独秀批评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同志无疑对党是忠诚的,但是他的思想狭隘,所以犯了很多错误。他在党内组织小集团,是个重大的错误。”
陈独秀在工作报告中一口气批评了上海、北京、湖北和广州,但是唯独表扬了所领导的湖南的工作,“就地区来说,我们可以说,上海的同志为党做的工作太少。北京的同志由于不了解建党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湖北的同志没能及时防止冲突,因而工人的力量未能增加。只有湖南的同志可以说工作做得很好。广州的同志在对待陈炯明的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他们正在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