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政治而生的女人——希拉里传》是一本记录希拉里从出生到在美国政坛叱咤风云全程的传记作品,它详尽地讲述了希拉里青年时代与政治的契机、中年时期成为美国“*”时的参政历程,以及后来临危受命担任政府国务卿所展示的政治手腕。这是一个集毁誉于一身、天生政治嗅觉敏锐的政治女强人。在本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纠缠了克林顿和希拉里长达近八年的“白水案”的始末,可以了解到希拉里在促进医疗保健改革上的受挫,可以了解到作为美国席外交官的希拉里是如何惊心动魄地替政府修复千疮百孔的外交关系,在推进的各种政策……巾帼不让须眉,本书带着的资料走近希拉里,看她如何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之中缔造传奇,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棋盘上指点江山。
目录
第一章严苛教育:像个男孩一样成长1
1. 童年:矛盾家庭造就全面人格3
2. 影响:天生的政治敏感9
3. 蜕变:教育改变一生15
第二章理想伴侣:与众不同的魅力21
1. 初见:校园里的心动邂逅23
2. 携手:走向共同的未来29
3. 位女律师36
第三章夫唱妇随:从“州长夫人”到“白宫主人”43
1. 追求:权力与理想45
2. 策略:的竞选总管51
3. 登顶:站在历史的舞台上58
第四章困难重重:时刻准备战斗65
1. 夫人的参政难度67
2. 白水:一起复杂的房地产交易73
3. 抵制:打一场反击战80
第五章婚姻危机:轰动世界的桃色新闻87
1. 丑闻:政治与爱情的十字路口89
2. 风暴:弹劾的时钟上紧了发条96
3. 独立:离婚不是选择102
第六章政治抱负:重新崛女人”109
1. 醒悟:不一定要站在男人背后111
2. 大选:掌握游戏规则的能力117
3. 历练:政治风云里的粉色天空123
第七章掌控局势: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129
1. 外交:议的国务卿131
2. 出访:刮起亚洲旋风137
3. 突袭:黎巴嫩的前世今生143
第八章左右逢源:面对复杂的格局149
1. 坚定:禁止自然扩张151
2. 尖锐:艰难的巴基斯坦访问157
3. 焦点:与之间的默契164
第九章世界权力:不可预料的对手173
1. 真诚:美国其实没有魔法棒175
2. 艰难:撕开外交真面孔182
3. 中国:温和的拔河比赛190
第十章见证历史:任何改革都是缓慢的197
1. 安抚:向韩国伸出援手199
2. 处境:口香糖和橡皮筋204
3. 突破:坐在定时炸弹上211
第十一章应对挑战:不断发生的新议题219
1. 推动:美梦仿似成真221
2. 博弈:精心策划的外交大戏228
3. 权势:关于“美国衰落”234
第十二章永不止步:将女人政治进行到底241
1. 相遇:当希拉里遇见243
2. 坦诚:运用权力时的均衡249
3. 口号:美国或许需要一位女总统253
附录希拉里大事年表257
后记259
摘要与插图
中国:温和的拔河比赛2010年世博会将要在上海举行。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展示自身魅力和打造国家品牌的机会。同时,中国也希望凭借2008年的奥运会和即将到来的2010年的世博会来提升自己在上的新形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巨大发展以及和平崛起。因此,中国花了大成本来筹备这次世博会,对中国馆的建设以及对上海的美化建设投入更是惊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都希望能来到中国参展,期望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游客喜欢上展区的物品后去到本国旅游,抑或直接在贵宾房里和客户签订下巨额的商业合作条款。这项投资不菲但回报率更高的项目,美国却差点就错过了。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美国国会出台了一项决议,不能随意动用纳税人的钱来参加那些在议员们看来毫无意义的会展。于是美国一度要依靠私人企业的资助才能顺利在各种展览席上出现。这种情况到了希拉里上任的时候,依旧没有得到改善,再加上之前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反而更加混乱。
但上海世博会声势实在太浩大了,有近两百个国家前来参展。而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竟然缺席,这会让其他国家浮想联翩:美国是不是在上次的金融危机中大伤元气,已经是日暮归途,趋于衰落了。中国也不希望美国缺席此次展会,毕竟如果没有美国的参加,展览会将会逊色不少。因此,当希拉里第一次以国务卿身份出访中国的时候,杨洁篪外长就向希拉里提出了中国方面的想法,希望美国能够出席世博会。
至上海世博会,世博会已有一百五十九年的历史了,而美国在历届中只缺席了2000年在汉诺威举行的那次。当时的总统克林顿认为美国发展势头强劲,是世界上的大国,即使不出去宣传,也已经在全世界获得了声誉,因此他向德国方面当面拒绝了参加世博展的邀请。
时过境迁,随着经济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崛起,美国当然也并没有衰退,但如果要破除外界的这种想法,看来势必要采取实际的行动才行。希拉里决定要参加上海世博展,她安排了两名的筹款专家给美国馆募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成功地筹集到了建造美国馆需要的六千万美元,美国馆得以顺利启动开建。
2010年5月,希拉里再次来到上海并对美国馆进行竣工验收。阴雨霏霏中,她撑着一把伞面印有“上海世博会”五个大字且由红、白、蓝三色相间而成的雨伞,站在美国馆的前面。那是一座看起来像一只雄鹰正欲展翅高翔的建筑物,高大恢宏,外墙上用红色的字体醒目地标注出了“美国(USA)”的字样。尽管正下着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游客的兴致,数以千计的中国游客正期待着进入美国馆一饱眼福。希拉里带着她的随行团穿过人群,直接进入了面积达六万平方米的美国馆中。
这是一个宛若巨大机库一样的空间,美国馆赞助商的商标在洁白的墙壁上闪闪发亮,吸引人的眼球。尽管才刚落成不久,但美国馆早已经在对外开放,当希拉里他们进入时,上百的游客正在展馆内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影,馆内一片欢声笑语。
希拉里转身对着身边的随行团顾问说道:“在我访问期间,展馆照常对外开放。”希拉里希望用这样一种公开、透明、放松的方式来向中国游客传递美国的核心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这将会对美国形象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些中国游客在两名年轻的美国学生的带领下参观着整个美国馆。这两名学生是美国的一百六十名“学生大使团”中的成员,他们不仅中英文贯通,而且深受两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胜任展馆的讲解以及与中国游客的交流。
当希拉里听到美国学生用中文和中国游客交流时,不禁莞尔一笑,作为国务卿,她欢采用的方式就是公共外交,而作为导游的美国学生能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与中国游客们融洽地相处,这无疑是一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