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云南省描写法官群体的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描写的是中国苦的边疆地区之一——怒江大峡谷法官的生活状态。诠释了“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为边疆乃至中国的司法建设实践提供了鲜活的借鉴样本。
目录
上篇
云卷云舒怒水情
第一章天河追梦人/
第二章壮士远行/
袁本义怒江人民的儿子/
熊光彩壮士一去不复还/
羊仙鹤长眠山原听涛声/
第三章铿锵玫瑰/
赵丽华标兵法庭的女将/
熊秀珍万里之行始足下/
覃华湘妹子的峡谷情结/
中篇
阳光洒满峡谷
第四章在白云深处开庭/
第五章33个凡俗的日子/
下篇
筑 梦 天 河
第六章天边的风景/
第七章温暖的表情/
第八章忠诚的守望/
后记/
摘要与插图
从怒江回到昆明很长时间,我耳畔还响着怒江的涛声。无法入眠的夜里,在怒江采访的经历总是出现在眼前,那些朴实的、真诚的人物一个个在脑海中放映,他们灿烂的笑脸一如昨天一样闪现在我面前,常常让我发生错觉叫出他们的雨后怒江
名字。这就是我第一次到怒江的感觉。说句实话,我离开司法系统已有30年,早已不熟悉这一领域的人和事,当年学到的一些肤浅的法律常识已忘得一干二净,2011年秋天的这次“走基层”,却唤醒了我当年在法院工作的很多记忆。我钦佩这群居住在“天尽头”的基层法官们执著的坚守,被万水千山阻隔在一隅的高原深处,有这么一群捍卫公平公正的法官,是高原的幸运,当然也是世代居住在山里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白族等民族群众的幸运。可是这一次采访,我只是匆匆写了一篇小通讯,完成我的走基层任务就了事,并没有想到要写一本书。直到2013年再次去怒江采访,我才强烈地感觉到怒江法官们创造了一个纪实文学的重大题材,这样的题材与那些善于虚构的文学作品相比,洁净如碧罗雪山、高黎贡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在这个追名逐利的浮躁时代,信仰和忠诚像金子一样宝贵,怒江的这些“草根法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隐藏在深山里的金子,他们是有信仰的人,他们更是忠诚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一面没有打开的镜子,一旦打开,光鉴日月。
很难构想出一个妥帖的写作方案,这是因为这些法官是一个的群体:他们平凡,平凡如大山中随处可见的一丛小草,每一个人都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丰功”,只要脱掉制服,他们和怒江大峡谷里的任何一个山民一模一样,世俗地、默默地坚守在山原的角落里,有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他们机械地重复着普通乏味的工作,行走在坡度很大的山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消耗着青春和生命,很难写出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稍不留神就会写成一本“日常工作流水账”,索然无味。但是在无数次地找不到他们的“光辉事迹”后,我才发觉原先的思维模式其实已经走进死胡同:他们的价值就在于他们的平凡,在于他们的普通和重复乏味。
试想,一个遥远的角落里失去公平公正将会是什么样子?它只能倒退回去,回到原始的状态中,任野蛮和残暴横行,山民没有半点正义可以伸张。其实,1950年以前的怒江就是一块司法审判的白地,习惯法支配着土司衙门的所谓“堂审”,所有的“道理”都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民众的生杀大权由当权者说了算。合理”的审判至今看来滑稽可笑:头人们令当事人双方陈述“理由”,并责令主张审理案件的一方提供酒食,一条理由摆一根木棍,数木棍的多少判决谁赢谁输。土司们不但拥有司法权,还有决定和执行死刑权以及应对边境特殊紧急事件的“先斩后奏”权。怒江的各族人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着无法无天的日子。直到民国时期,当民间发生纠纷时,由当事人向乡佐、乡约(民国时期的乡保甲长)告诉,乡村头人即出面调解。民、刑事案件则向土司署提起诉讼,由法庭判处,民事案件一般处以罚款,刑事案件则以罚款或徒刑处置,罚款上交土司署,成为土司们的一项“财路”。
和中国内地不同的是,怒江的社会发育不健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的绝大部分地区社会形态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新中国成立后,与各族人民一道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被社会学家们称为“直过区”。边疆少数民族要想获得真正的平等自由,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法律体系,这一地区审判机制的建设,无可争辩地摆在党和政府的面前。
怒江
在一个经济落后、群众文化水平低、少数民族聚居、宗教多元化的边疆地区建设法治社会,其所经历的艰难和发展的悲壮可想而知。即使是现在,这里的法官们面临的一些问题,还是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