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是以60年代在台北山街近三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为基础,着重研究民间宗教组织是如何将分散的个人组织在一起的。他直接从民间宗教当中来理解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讲述在民间社会的生活实践中,人们是如何通过隐喻这种修辞学途径来模仿帝国的行政、贸易和惩罚体系的,揭示了烧冥币、城隍崇拜等民间习俗背后隐含的帝国隐喻的逻辑——这也一直是中华帝国和民间社会之间沟通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指出,这种隐喻式的模仿并非对帝国科层结构的一模一样的模仿,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民间宗教正是通过象征性的隐喻方式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力量的。
目录
译者的话
有关汉语术语和姓名翻译的说明
中文版序
致谢
第一章 历史、认同与信仰
第二章 年度的启示
第三章 官方崇拜与地方崇拜
第四章 地方节庆及其崇拜
第五章 香炉:交流与尊敬
第六章 道教及其崇拜者
第七章 翁公,玩偶的真理
第八章 宗教的政治与政治的仪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什么是村落?
附录二 克里斯玛理论与某些华人生活史的事例
附录三 三个政权之下的台北城市寺庙
译后记
摘要与插图
第二章 年度的启示每一位中国人都有可能参加的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这是一年到头交替时期举行的节庆。除夕之时,人们都要返回家里,这表示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中国人很少有谁会对此感到有什么不自在。倒是有许多人,因为赶不回家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大多数的人都会在家里举行庆祝,庆祝一个圆满家庭的存在,预祝未来生活美满。
此时也称之为新春,或者“过年”。名称上的这种变化多样,体现出一套历法的政治史。现在所说的“新”年,是指月亮旋转的年度周期,直到1910年为止,其一直是由掌控中华帝国的官僚机构所把持。另外还有一种长期存在的中国人的历法。这种历法是指依照太阳旋转的周期来划分出农业年度的节气。作为农业人口,中国人有农历和阴历两种历法,并依此历法来划定他们庆典的年度周期。在帝制时代,这两种历法都属于是标准的,其不管气候、地理和庄稼的生长方式、当地的农耕生产以及它们初始的征候是如何的多种多样。但自从那种政府统治结束之后,主导的历法是现代太阳历。
现在阴历一年到头交替的时节在民国的时候称为“春节”。这是因为,阴历的年度之交是在阳历的年度之交以后,而且恰是在农历的立春之前。官方所说的新年,是指历法上的阳历的年度之交而非过去的农历。国家的阳历是指已经成为普遍的标准的格列高利历(gregoriancalender)。①在中国,它并没有帝国传统历法的那种重要性。在17世纪,耶稣会的科学家建议皇帝,应当有天文学的观察并要创立历法,而不要追随格列高利历的统治。但在此三个世纪之后,中国还是接纳了这种历法,并使之成为了新传统建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历法,共和国民众的年度纪念得以确定,就如在其他地方民族国家的出现一样,所使用的都是现在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这一历法。
但是,中国政府体制的这种改变,还有随之而来的历法以及通过而确立的仪式情景的变迁,并非是将历法以及年度更替当成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来予以考量的原因。这种情形,在帝国的、朝代的国家那里一样能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