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塔木德》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来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政界名流和工商业巨子,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的贡献。本书从犹太民族的修身、交友、为人、处事、谋略等方面入手,以品质、得失、积累、顽强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精彩的故事和案例,展示了犹太民族处世智慧的魅力。
目录
第一章 美德就是世界的全部——犹太人论品质
独居闹市而不犯罪
孝敬父母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以高尚的品格为第一荣耀
第二章 得到太多,必有所失——犹太人论目标
目标太多只会让人更加迷茫
人生的精彩来自于目标的精彩
一生只做一件事
目标一定是明确可操作的
制订一个完成目标的可行性计划
第三章 别想一下子就造出大海——犹太人论积累
成功来自积累
从每个硬币开始积累
小生意也能赚大钱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第四章 上帝夺走了了我们的一切,只剩下我们自己——犹太人论顽强
自救是的生存之道
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坚强
靠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不要被暂时的挫折击垮
在挫折中永点希望之灯
第五章 人所不欲,匆施于已——犹太人论善待白己
自己为难自己是的愚蠢
获得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
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每个人都需要自我鼓励
给自己一点心理补偿
第六章 痛苦,才是人生之路——犹太人论自立
自己的事情一定要亲自去做
独立自主的障碍
自立是开启成功之门的力量源泉
人要靠自己活着,而且必须靠自己活着
第七章 黑暗着开始,明亮着结束——犹太人论挫析
与幸福相比,人在苦难时更应该欢欣
痛苦,才是人生之路
自强不息是生存的道理
挫折不可怕
第八章 让恶结出善果——犹太人论善恶
拥有宽恕
拥有一颗宽容之心
以赞赏的态度处世
善待他人
对他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第九章 成就与智慧总是在一起的——犾太人论精明
财富与智慧总是在一起的
知识决定命运
学习改变生活
知识是靠的财富
第十章 给别人留碗饭吃——犹太人论攻守尺度
以攻为守的债务人
任何时候都要保全对方的面子
在责备对方之前检讨自己
轻易别说“你错了”
第十一章 十人即为共同体——犹太人论合作
十人即为共同体
重视团队精神
注重别人的意见
以别人的利益为先
用他人的力量将自己的木桶补齐
第十二章 好风凭借力——犹太人论借势
善于借势用力
善借才能善得
深思而后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合理用人
如何借势成事
第十三章 活用一切有利条件——犹太人论变通
在客观环境中找到出路
机智是取胜的筹码
人们常常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筑起界限
第十四章 捐出十分之一的收入——犹太人论奉献
布施是一种责任
以助人为己任
助人就是助已
替别人着想,就是替自己着想
在奉献中体会幸福
第十五章 有钱大家一起赚——犹太人论双赢
联合与合作才是繁荣稳定之道
成功之花在竞争中盛开
成功者善于塑造自己的竞争意识
第十六章 无端欺骗别人就是伤害自己——犹太人论诚信
欺骗另4人只能害到自己
以诚实为处世第一要义
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码
信用是口碑的体现
取信于人是做生意的基础
第十七章 毁约就是亵渎上帝——犹太人论契约
契约高于一切
合同不要出现漏洞
信守合同分厘必争
不允许随便践踏规则
第十八章 只有虫子不会摔倒——犹太人论风险
冒险是人生要的事情之一
抓住机会,敢想敢做
风险和收获成正比
决策前要作调查
不为没把握的事情而等待
第十九章 适度地享受,适度地工作——犹太人论享受
让人生丰满、充实而有意义
工作不是生活的
平衡事业与家庭
平衡事业成功与家庭生活的六个步骤
工作与家庭并不矛盾
第二十章 当傻瓜高声大笑时,聪明人只会微微一笑——犹太人论口才
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
口才是生存的一种本领
人就应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美德就是世界的全部——犹太人论品质独居闹市而不犯罪
犹太人的灵魂深处,有种可贵的“慎独”精神,也就是可贵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精神。他们总是去问自己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做对了什么,却很少去要求别人该怎样。
同样,犹太人有着凡事从自己做起,善于自我反省,慎独自律的传统。作为上帝的“特选子民”,他们以信守合约、遵守法律著称于世。不管如何,都要求自己遵照契约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享用自己的权利。
他们相信,只有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这方面去执行合约,才符合上帝对“特选子民”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合约的精神——按照合约规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两方都按合约来要求自己,这样合约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否则,一方不从自己做起,却要求对方,那合约的执行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双方都想着用合约去牵制别人,那么这个合同就可能要破产。
在与犹太人的商业往来中,根本不存在犹太人不履行合约的情况,除非是合约本身有问题。正是这种先从自己做起,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约定的商业精神,使犹太人获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塔木德》上有一句话,叫“在他人面前害羞的人,和在自己面前害羞的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其实就是所谓“罪感”和“耻感”的区别。
所谓“罪感”,就是把罪之恶看做是由罪本身的属性决定的。无论何时何地,人知我知,犯罪就是为恶,就是一件应该激起愧疚之心的事情。
而所谓“耻感”,则把罪之恶看做某种取决于外界状态的属性,为人知者方为恶,不为人知则无所谓恶不恶。所以,犯罪者的愧疚或者忏悔,不是为了作恶本身,而是为了作恶竟然被人发现。这种“悔”是为了搞错时机而悔,要是正逢无人发现的机会,何悔之有?
很明显,在“罪感”支配下的个体行为要比在“耻感”支配下的行为在遵守规范时有着更大的自愿性、自觉性和自律性,这在犹太人的行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犹太民族的大门始终敞开着,不能遵守上帝律法的人尽可以自己走出教门,何况连犹太共同体都长期处于某种“独居”状态,更不要说犹太人个体了。这样一个民族不能不要求其成员多多“慎独”,多多“知罪”。
在拉比的教诲中,“独居闹市而不犯罪”之所以能同“穷人拾遗不昧”和“富人暗中施舍十分之一的收入给穷人”同立为“神会夸奖的三件事”,其共同之处,尽在一个“独”字。犹太人的上帝所赞赏的“慎独”,其实正是犹太民族延存的基本要求。
犹太民族弘扬“慎独精神”,但绝不意味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绝不提倡“独善其身”式的“隐士”,而是教导人们要和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
孝敬父母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犹太人对家庭关系极为重视,对协调家庭关系不遗余力。在他们看来,维系家庭,就是维系民族。
从《塔木德》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推崇人伦亲情的动人事例与故事。
有个犹太人住在古代以色列的一个叫戴马的镇上。他拥有一块价值6000个金币的钻石。有个拉比想用这颗钻石来装饰圣殿的正殿,便带了6000个金币来到他家,向他买这块钻石。
可是凑巧放钻石的金库的钥匙放在父亲的枕头下方,而父亲又刚好睡得正香。这个人便对拉比说:“因为我不能吵醒父亲,所以,不能把钻石卖给你。”
拉比认为,这个人为了不吵醒父亲而宁肯放弃赚钱的机会,是个孝顺儿子,值得褒奖。
而一位拉比自己所行的孝道,更令人惊叹。他同母亲一起外出,走到一片高低不平的地方时,母亲每走出一步,拉比便把自己的手伸出来,垫在母亲的脚下。
《塔木德》推崇孝敬父母,故而每一个犹太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