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非宗族乡村:关中“水利社会”的人类学考察》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以陕西关中“水利社会”为个案,分析宗族、民间组织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明确提出“人类学观察汉人乡村社会”的两种模式,即“宗族乡模式”和“非宗族乡模式”,从亲属的远近关系来重新认识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性试图对多样性的中国社会建立一个解说框架。《非宗族乡村:关中“水利社会”的人类学考察》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走进关中”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水利”的社会文化关联——学术史检阅
四 跨村落的“水利社区”
第二章 大族何在?——历史时期关中地区的社会结构
一 “后革命氛围”中对阶级话语的再认识
二 土地与宗族——大族成立的基本条件
三 大族何在?——“关中模式”及其延伸的宗族问题
第三章 水利与政府组织
一 政府组织主导的“官渠”——建设与管理
二 水利纠纷处理中的政府——以民国时期为例
第四章 水利与民间组织
一 民渠及地缘性联合组织
二 宗教组织的卷入
三 娱乐组织与水的象征性管理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一 关中水利社会中的组织力量
二 人类学观察汉人乡村社会的两种模式——宗族乡村与非宗族乡村
三 组织参与的力量性与缺失性置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陕西水利现状调查
附录二 民国陕西水利纠纷案件处理情形
附录三 民国陕西各河流水利协会一览
致谢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导论一走进关中
当我准备前往陕西关中进行田野调查时,公历进入了2004年,农历的春节还没结束。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人们在春节这个仪式的“反结构”过程中还在进行各种社会文化的操演。
在南方的家乡,我对家人表达我要北上的意思时,他们没有反对。一位姻亲长者却郑重地对我说:“要走可以,但在年关可不能随便出门,看看日子吧。”他拿出一本民间印刷的《万年历》——春节期间这一类的民间印刷品随处都能见到出售——在“2004年逐日择吉通,书”部分的页是这样一些话:
五龙治水,二牛耕田,二日得辛,七人分丙。
岁德在甲,岁德合在巳,岁枝德在丑,岁禄在寅,岁马在寅、三合前方在艮寅、甲卵、乙辰,三合后方在坤申、庚酉、辛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