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2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孟慧英主编,汇集该所多位学者就民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和习俗等问题撰写的论文,以及国外同行学者相关著述的译文。内容涵盖原始宗教、现代民族的宗教信仰,阐述了它们与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关系.对人类学与民族学学者深入研究上述问题颇具学术参考价值。
目录
再论原始宗教
原始思维与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道德
鄂温克族神话蕴涵的萨满教文化
满族石姓穆昆萨满教的信仰体系
满族石姓穆昆的萨满
克木人的信仰和仪式
龙与中国文化
克孜尔38窟探讨
库木吐喇石窟新发现的龟兹语榜题——佛教誓愿故事
印度喜马偕尔邦早期佛教木刻
东北地区地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
维吾尔族等突厥语族民族历家庭中的生命礼俗
维吾尔人传统的初婚习俗
部落社会权力的结构类型——以突厥语民族历的部落社会为例
化影响下的中国民族政策的新定位
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
观光场域中历史与文化的再构——恢复赫图阿拉城
中国的右与左
赫尔兹与他的《死亡与右手》
英国“功能论”代表人物的历史观初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国人类学研究
摘要与插图
再论原始宗教孟慧英
一 问题的提出
当代学术界关于“原始文化”和“原始宗教”概念提出了很多质疑和责难,指出诸多以往在认识方式、研究方法和具体材料中的不足和错误。虽然“原始宗教”概念仍然使用,但研究者们对它已经小心翼翼。
关于“原始宗教”概念的批评既有政治性的,也有文化性和学术性的。我们先来看“原始宗教”中的“原始”概念。就知识体系和专业实践而言,“原始”概念及其相关的民族志是民族学、人类学发展中一个有价值、有生命力的部分。众所周知,关于原始文化的研究造就了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尽管“原始”概念对学科发展十分重要,但是这个概念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不但原先的“原始社会”和“原始宗教”研究成为反思的内容,“原始”一词也在各具的田野调查中遭遇批评和品头论足。就像某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原始”这个术语很不雅,因为它含有落后社会的意思,或者是指处于进化线上后进的社会。有时人类学家会使用“无文字”这个术语,因为这些社会通常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记载。我们已经发现,由于“原始的”一词表面上带有否定、贬损、偏见和“政治”的涵义,以及它所含的粗俗、落后、狭隘和缺乏进步的隐义,已日益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19世纪的早期人类学者、宗教学者利用“原始”概念来探讨那些西方人不熟悉的特殊宗教传统中的经验材料,通过把“原始”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来建立研究宗教史的一般化基础。原始宗教的许多理论,通过生物模式的进化论发展出各种说法,“进化的模式”成为宗教比较的形式基础。因此在一些学者看来,原始宗教研究的历史“从一开始也是一种理想的历史。一种神话叙事,它成为现实是西方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19世纪的人类进步的神话在20世纪之交粉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使西方人对自己的文明价值不那么坚信了。在普遍的怀疑和恐惧中出现了新原始主义的理论乡愁,人们希望通过古代原始状态回归来帮助现代人治疗他们失去的和谐人性,反对“科学进步”下掩盖的非人性观念和行为。此类的研究者把原始宗教精神技术的获得作为获取神圣信息、转向古代人类存在状态的突破口,由此人类回归到然的条件,从而获得“人的宗教”。
新原始主义要重建当代社会与土著传承的联系,进而培养现代人对当今非西方文化伦理、政治、历史事件的感受力。他们利用象征——民族神话、图腾动物,甚至利用巫师或萨满作为力量动力来唤醒民族意识。还有某些妇女原始运动,它们制造性别象征,提倡生物的性别文化。比如利用子宫作为部落的史前仪式象征,强调部落生活的自然秩序以及血液、土地的重要性。新原始主义喜欢咒语、占星术或炼金术的神秘,似乎表现出对文明的逃遁或解脱;但同时它也发展为一种政治性的思潮,它通过诱惑人的寻古梦,通过传统来清除人性的污点,实现人的反抗。
当代生活中的原始主义是应对当今社会各种弊端的一种反映。现代人要回归古代原始,寻求的不是复古而是再生,所以这种原始寻求是时尚的风潮。新原始主义在当代政治发展中表现出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和多元文化诉求。人们希望通过原始概念提供理解差异的方法,并由此在民族学和人类学中拓展原始宗教和原始文化的研究空间。在这种思潮中,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原始宗教概念,力求寻找它在后殖民主义时代解释各个国家、民族所面临的知识与政治方面的问题时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就原始宗教研究的发生来说,过去的学术成果更多地强调了它所包含的欧洲启蒙主义理念,而没有看重这种学术也深受殖民主义的影响。很多学者认为,就是在殖民地区,欧洲探险家、旅游者、传教士、殖民地管理者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