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得以在身后达到由凡入圣的至高荣誉,世代配享香火者,除了“文圣”孔子,就是“武圣”关公。关公不但是儒家的圣人,还是佛家的伽蓝护法、道家的天尊,堪称横跨儒、佛、道三界的真神。
那么,历的关羽是如何由人演变为神的?这里有从民间、文人到皇室旷日持久的“”,也有从佛家、道家到儒家之间,精彩激烈、刺见红的“抢神”,本书为你详解其中的种种关节,既讲述了许多引人人胜的故事,又是发人深省的文化研究。
目录
序(朱大可)
引言 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1.关羽其人
2.关公不再是关羽
3.山东一夫子,山西一夫子
上篇 关羽故事
第一章 英雄且问出处
4.关姓始祖,第一位忠臣
5.出生在炎黄部落大决战之地
6.世代为盐民
7.不学文,专习武
8.从小就有经商经验
9.红脸美髯
10.娶妻生子
11.救周仓、杀吕熊
第二章 关羽生命路线图
12.从解州到涿州
13.转战于徐兖
14.奔走于冀豫
15.江陵10年
16.失荆州,走麦城
第三章 一忠
17.关羽为什么从来不笑
18.被扭曲的真性情
19.忠、孝、节
20.上人忠于国,中人忠于事,下人忠于人
第四章 千古义绝
21.关羽VS吕布
22.守承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23.武士天下第二,勇士天下第一
24.关羽的两张面孔
中篇 从关羽刭关公
第五章 关羽出生考
25.天神下凡
26.乌龙见于村
27.经学之家
第六章 关羽不读《春秋》考
28.关羽是孔子的学生?
29.读《春秋》根据何在?
30.《春秋》是本什么样的书?
31.关羽能行“春秋之事”?
第七章 《三国演义》关羽事迹考
32.桃园结义
33.温酒斩华雄
34.许田射猎
35.“刺颜良”原本有内情
36.走单骑究竟多少里
37.单会其实有两次
38.吹毛求疵大可不必
下篇 关神崇拜
第八章 自下而上的运动
39.关羽死后魂归故里
40.荆州自古多鬼神
41.上等文人立碑著文
42.落魄文人演曲说话
43.中等文人编辑图志
44.皇帝闹笑话
45.武庙的陪祀神
46.宋徽宗封谥关公
47.明朝皇帝心态矛盾
48.清朝皇帝诚
第九章 得关公者得天下
49.关公争夺战
50.佛家第一个抢得关公
51.禅宗也争玉泉山
52.道儒两家酸溜溜
53.道教“符录派”汉末行世
54.关公战蚩尤,旧瓶装新酒
55.关公当上了玉皇大帝
56.儒家一开始冷眼旁观
57.关公读《春秋》:不是神话的神话
58.北宋思想界:舆论对关公不利
59.朱熹为关公正名
60.清朝时,关公基本上专属儒家
第十章 战神关公:气盖世,威奠当
61.战神的资质条件
62.国祭
63.兵家奉为武圣
64.屯堡人的战神崇拜
65.江湖夜雨十年灯
66.梨园的特殊行当:红生
第十一章 财神关公:众财神中的头号财神
67.三桩事奠定财神地位
68.北宋道观的财神系统
69.晋商自盐池起家
70.晋商的地位举足轻重
71.山陕会馆
72.晋商是宣传队,晋商是播种机
73.财神关公灵不灵?
结束语 千秋万世的道德楷模
74.关公不朽靠的是什么
75.什么是关神的神威
76.让关公监护我们的良心
跋(吴洪森)
摘要与插图
一直以来,关羽夜读《春秋》的故事广为流传,把关羽描述得就像个文化人,满肚子文墨的“儒将”。这说法,看来十分可疑??br> 东汉末年,除非王侯和达官贵族家庭的子女,是不可能享受读书待遇的??br> 到关羽出生后的一些年,关羽的家庭经济大概算不上贫困,也算不上富有。因为有盐出产,穷也穷不到哪里去,但富也富不到能够读书识礼??br> 从关羽父母因为他的外逃而双双投井自杀就可以知道,关羽的父亲大不了相当于时下的小学文化水平,也就是多少认识几个字,也许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却并无系统的理性思维。此外,也说明关羽的父母乃至其整个家族,缺乏与官府打交道的势力和勇气。有点势力和文化的人,一般不至于选择这么一条悲哀的道路吧??br> 既然是这样,可以推定说,关羽也许认识几个字,但他还没有达到能够阅读的水平,何况,他的生活经历和性情也不可能让他具有阅读的习惯??br> 一般说,读书人读哪本书并不重要,因为读书人读了很多本书,而一个人只要能读一本书,也就必然会读更多的书,只有从来不读书也读不了书的人,才一生只读一本书,因为那是读给别人看,做个读书样子的。从这个角度说,一味强调关羽“读《春秋》”,而并没有关羽读别的书的记载,几可反证出关羽实际上并不读书,或者说,那些说关羽读《春秋》的记载,只是为了给关羽做个读书的样子??br> 事实也许正是这样:关羽出盐池后从来不读书,在盐池岸边生浯的日子,他也是不读书的。当然了,这并不妨碍他后来捧一本书《春秋》在手上,时常做做看书的样子,就像往年一些从来不写字的人,却总爱在胸前插一支钢笔一样??br> 在关羽的故乡有一种传说,说关羽从小习文,而他的老师是一位流落到当地的匈奴人。其实,一个匈奴人到汉人的地方来教书,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关羽的确有一个匈奴老师的话,这一定是一个武术老师??br> 他从小习武,这大概没有什么疑问。传说关羽到解州东风村的风圣庙学武,为此他的父母举家从常平村迁移到解州城,开了一家铁匠铺(遗址就是现在解州城里的铁匠巷),所以如今又有关羽家世为铁匠的说法。其实这是父母为了支持关羽习武,迁移到解州来“客串”铁匠,暂时靠打铁为生,一边照顾儿子的生活??br> 千百年来,关羽的名号越来越响,他的大也越耍越神奇,这与他自幼习武,爱好舞弄剑不无关系??br> 现今的盐池这块地方,从黄炎文明一开始就战火纷飞。前面已经说过,5000多年前的那场黄炎大决战,也不能排除他们为了争夺盐池控制权的原因。也就是说,自从炎黄时代,人们发现了盐池这个大自然无偿提供给炎黄子孙的宝库开始,这里就成了你打我杀、你争我夺的战场??br> 黄炎大战、中日中条山之战等这些为争夺盐池而发起的大规模战争就不用多说了,对于生活在盐池岸边的人来说,身边日常围绕盐业利益所发生的打斗,也几乎是家常便饭??br> 炎黄子孙历来就有这样的习俗:对于大自然的恩赐,那就应该见者有份。像盐池出产的这种举手之劳就能够得到的财富,谁不想分一杯羹呢?于是,本土人之间经常为了争得某块水域而发生争执,也经常因为成盐的价格和数量发生冲突,再加上不断有外来人进入,这种局面就更加复杂了??br>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在盐池周边的人家,自幼必须习武强身,以便长大后保护自己的盐场,保护家里人辛辛苦苦采到和煮出来的盐,尽管它并不珍贵,却是全家人的生计所在。所以,在关羽的家乡,大人小孩,只要是男性,没事的时候就要比试比试,几乎所有人都能打善斗??br> 关羽生活在一个家家户户需要武力保护家园和财产的地方,从小就有练习打斗的社会环境,加之曾经专门外出学习武艺,功夫更比其他人高出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