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西天指的是印度。一些人容易误解,以为印度就是佛教国家。佛教诞生于印度倒是事实,但佛教不是印度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佛教从公元前6世纪诞生以来,印度历至少有三个国王弘扬佛教。第一个国王就是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第二个是公元2世纪贵霜王朝的国王迦尼色珈,第三个是公元6-7世纪曷利沙王朝时期的国王戒日王。1956年10月,印度贱民安培德卡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即使有过这几代国王的大力弘扬佛教和贱民的改信佛教,佛教也没有能够在印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在玄奘访问印度时,佛教就显出了衰败的迹象。到13世纪初,由于佛教自身的不足、穆斯林在印度对佛教的压制、密教对佛教的影响等因素,佛教在印度本土趋于消失,到19世纪才稍有复兴。现在,信仰佛教的印度人只占印度人口总数的0.6%,这个数字对于有10亿人口大国的印度来说也就是大约600万人,所占的比例低而又低。甚至印度教把佛教看做它的分支,把佛祖释迦牟尼看作是印度教保护大神毗湿奴的第六个化身。
目录
第一章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前的印度文化
第一节 达罗毗荼人
第二节 印度河文明--摩亨佐达罗城市文明和哈拉帕城市文明
第二章 印度教的演变
第一节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第二节 吠陀教一婆罗门教一印度教的演变
第三章 印度教的经典
第一节 四大《吠陀经》--印度教的源头
《吠陀经》
《梨俱吠陀》
《耶柔吠陀》
《娑摩吠陀》
《阿达婆吠陀》
第二节 《梵书》--解释《吠陀经》的书
第三节 《森林书》--《梵书》的补充
第四节 《奥义书》--破解宇宙和人生奥秘的书
第五节 《薄伽梵歌》--印度哲学的源头
第六节 《往世书》--神的故事
第四章 印度教文学和法律
第一节 印度两大史诗
《罗摩衍那》(The Ramay’ana)故事简介
《摩诃婆罗多》(The Mahabharata)故事简介
第二节 迦梨陀娑的戏剧和诗歌
第三节 迦比尔的诗歌
第四节 奥罗宾多的诗歌
第五节 泰戈尔的诗歌和戏剧
第六节 其他戏剧家
跋娑
陀罗迦
戒日王
毗舍佉达多
薄婆菩提
婆吒·那罗延
第七节 现代戏剧
第八节 《摩奴法典》
第五章 印度教六派哲学
第一节 数论派哲学
第二节 瑜伽派哲学
第三节 胜论派哲学
第四节 正理派哲学
第五节 弥漫差派哲学
第六节 吠檀多派哲学
第六章 印度教哲学家
第一节 商羯罗
第二节 罗摩克里希纳
第三节 辨喜(维维卡南达)
第四节 罗易
第五节 圣雄甘地
第七章 印度教的神
第一节 梵天--创造之神
第二节 保护之神毗湿奴
第三节 毗湿奴的10个化身
1.罗摩
2.持斧罗摩
3.黑天神
4.鱼
5.佛陀
6.龟
7.野猪
8.人狮
9.侏儒
10.迦尔吉(白马)
第四节 湿婆
第五节 萨拉斯瓦蒂--辩才天女
第六节 拉克西米--吉祥天女与财富女神
第七节 帕尔瓦蒂--性力女神
第八节 象头神
第九节 战神迦烯吉夜
第十节 神猴哈努曼--孙悟空的原型
第十一节 印度教的吠陀神
因陀罗
太阳神苏利耶
火神阿耆尼
风神瓦育
波浪神瓦如那
第八章 印度教仙人
第一节 投山仙人
第二节 众友仙人
第三节 敝衣仙人
第四节 行降仙人
第五节 岛生黑仙人
第六节 极欲仙人
第七节 鹿角仙人
第八节 蚁蛭仙人
第九节 太白仙人
第十节 破灭仙人
第九章 印度教里的英雄人物
第一节 黑天
第二节 毗湿摩
第三节 迦尔纳
第四节 阿周那
第五节 德罗纳
第六节 萨利耶
第七节 布军
第八节 坚战
第九节 猛光
第十节 慈悯
第十一节 瓶
第十二节 激昂
第十三节 马嘶
第十四节 拉克什曼那
第十章 印度教里的女性典范
第一节 悉多--至死不渝忠于丈夫的典范
第二节 黑公主--与丈夫同甘共苦、疾恶如仇的女人
第三节 贡蒂--慈母和实用主义者
第四节 贞信--为延续夫家香火不遗余力的女人
第五节 沙恭达罗--忠于美好爱情的典范
第六节 萨维德丽--矢志不移,用忠诚救回丈夫的好妻子
第七节 达摩衍蒂--经受爱情考验的模范
第八节 安巴--命运多舛的女人
第九节 甘陀利--坚持正义的女性
第十节 天乘--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
第十一节 广延天女--专事勾引人间男子的仙女
第十二节 弥那迦--用美色破坏大仙功行的仙女
第十三节 恒河女神--追求人间幸福的恒河的化身
第十四节 拉达--浪漫爱情的化身
第十五节 耶雪达--舍弃自己的孩子救别人的孩子的英雄母亲
第十六节 玛达薇--甘愿受男人摆布的典型
第十七节 萨巴丽--摆脱不了桎梏的女人<
摘要与插图
在泰戈尔的剧本《昌达尔姑娘》里,佛陀弟子阿难陀有一天在吃完饭返回寺院的途中,突感口渴,向贱民出身的姑娘普拉克里蒂讨水喝。受种姓不平等制度的影响,普拉克里蒂先是不肯,担心玷污了阿难陀,阿难陀认为人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然也不存在什么接受了一点施舍就会被玷污的事情。普拉克里蒂感动,觉得受到了的尊重,并深深爱上了阿难陀。回家后,她请求巫师母亲设法影响阿难陀,让他们两人结合。母亲拗不过女儿,只好答应。她给女儿一面魔镜,让她拿着镜子跳舞,就能在镜子里看见她心爱的人。她施展全身解术,企图控制阿难陀,使他来到普拉克里蒂的身边。阿难陀阻挡不住魔力,晚上来到姑娘家。他刚坐在祭坛上,姑娘就为他铺好床。阿难陀当时心急火燎,为了解脱,他开始乞求佛陀帮助。佛陀的咒语使姑娘的制伏能力变得软弱无力,阿难陀回到寺庙。母亲由于使用法力过度而死去。不过,普拉克里蒂还是向阿难陀致敬,颂扬佛陀的无尚品德。贱民自己也认为自己是肮脏不洁者。在这种情况下,佛陀的弟子阿难陀出现了,他谨记师尊佛陀的教导,在自己口渴难耐时,毫无顾忌地向昌达尔姑娘讨水喝,还向她宣扬众生平等的观点,这是昌达尔姑娘从来没有过的,她受宠若惊。阿难陀的话鼓舞了她,她觉醒起来,开始反抗这个不平等的制度,不仅如此,她还萌发了从来没有奢望过的爱情,她爱上了阿难陀,请求母亲施展巫术,希望能与阿难陀结合。阿难陀是出家之人,当然不能接受她的爱。普拉克里蒂的母亲是巫师,不能让巫师成功,所以她只能死去。
泰戈尔在他的短篇小说《弃绝》里,既写了种姓制对人性的桎梏,同时呼吁反抗种姓制。
新郎赫蒙托正沉浸在新婚幸福中,但新娘库苏姆却高兴不起来,似乎心事重重。突然新郎的父亲哈里哈尔大喊,“赫蒙托,立即把新娘赶走!”晴天霹雳!原来新娘本来是卡耶斯托低种姓,冒充婆罗门种姓嫁给赫蒙托。赫蒙托去质问介绍人佩里松科尔,佩里松科尔坦率承认自己的欺骗行为,但告诉赫蒙托,此事事出有因:原来佩里松科尔的女儿嫁给了从国外回来的哈里哈尔的大儿子,但无论佩里松科尔如何苦苦哀求,哈里哈尔就是不允许儿子恢复种姓,致使佩里松科尔的女儿成为寡妇。佩里松科尔发誓报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