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话

价格 1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1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东莞市博文图书有限公司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王卡所著的《道教史话》是一本简要介绍道教发展历史的通俗读物,主要介绍了从先秦到当代的道教发展历史,勾勒出道教产生、兴盛、变革、衰落的简要脉络。内容涉及道家哲学、道教宗派、经书教义、养生方术、斋醮科仪和中国历代统治者对道教的崇奉,以及道教在港台地区和中国境外的传播。《道教史话》内容丰富,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适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引言
一  道教溯源
  1  老庄学派的哲学思想
  2  黄老道家的治国方术
  3  秦皇汉武求仙的故事
  4  汉代黄老学说的演变
二  道教的形成
  1  《太平经》与太平道
  2  张天师创立五斗米道
  3  魏晋神仙道教的兴起
  4  李家道与妖贼李弘
  5  寇谦之改造五斗米道
  6  茅山上清派的来历
  7  《灵宝经》与灵宝派
  8  楼观道教的来龙去脉
三  道教的兴盛
  1  唐朝为何崇奉道教
  2  唐明皇对道教的迷信
  3  隋唐道教的主要宗派
  4  隋唐道教的经书编纂
  5  隋唐道教的重玄哲学
  6  道教的炼丹养生方术
  7  道教的符箓斋醮法术
  8  唐末五代的隐逸道士
四  道教的变革
  1   北宋皇室的崇道活动
  2  张伯端与两宋内丹道派
  3  太一道与真大道的兴衰
  4  全真道的创立与兴盛
  5  宋元旧符箓派的发展
  6  内丹外符的新兴道派
  7  许逊信仰与净明道派
五  道教的衰落
  1  明成祖与武当道教
  2  明世宗的崇道闹剧
  3  张三丰道派的源流
  4  陆西星东派内丹学
  5  明清正一道的兴衰
  6  明清全真道的兴衰
  7  明清道教与民间信仰
六  道教走向现代
  1  近现代大陆道教概况
  2  近现代港台道教概况
  3  道教在中国境外的传播
  4  道教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摘要与插图

老庄学派的哲学思想
  道家学派是道教的前身,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是当时“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春秋末年的老子,被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据《史记·老子列传》等书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他曾做过周王朝的柱下史,是管理王室藏书的小官吏,其年岁略长于孔子。春秋末年,天下战乱频仍,社会制度发生急剧变革。老子作为周朝官吏,看到王室日益衰败,遂离周隐去。传说老子西游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为著书立说。老子遂著书上下二篇,五千余字。因其书“言道德之意”,故后世称之为《道德经》,或称《老子》。
  《老子》书中提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老子所说的“道”,具有自然无为,无形无名,既看不见摸不着,又不可言说的特性;它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浑沌混一的原初形态,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自然法则。大道无形无名,却孕含着一切有形事物生成发展的玄机。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从空虚无形的道先生出浑沌的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冲和而化生天地万物。这就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演化的基本理论。
  与道相对的另一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即认识和体验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则修身治国。老子把“道”看作神秘的世界本源,因此反对人们学习具体的知识,被各种纷纭复杂的外部现象所迷惑。他主张人们去直接体认隐藏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之中的道理和法则。体认的方法是闭目塞听,绝圣弃智,涤除玄览,致虚守静。即闭塞感官与外部事物的接触,放弃主观成见,使内’心清静无欲,达到与自然之道相合的“玄同”境界。这样才能体悟万物皆根源于道,并复归于道的真理。
  在老子的思想中还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他看到美丑、善恶、祸福、有无、难易、高下等对立现象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且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物极必反,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道理。事物的变化运动,循环往复,仍然复归于静止不变的道。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
  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反映了部分贵族学者在社会大变革中希望恢复社会秩序,减少战乱争夺的心情。他主张圣人(即统治者)治国修身,皆应效法天道自然,遏制贪欲,贵柔守雌,清静无为。反对儒墨两家倡导礼义、尚贤有为的政治伦理学说,认为这是造成道德沦丧,使人民争夺难治的原因。他的政治理想是回到古代小国寡民,风俗纯朴,人民自足常乐,与世无争的社会状态。
  总而言之,老子发现在纷纭复杂的事物之中,存在某种稳定的、支配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法则,并且以这个法则作为人们观察世界、认识真理和治国修身的指导原则。老子把这一普遍法则命名为“道”。他以天道自然的观点取代了天神创世的观念,这在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继老子之后,战国中期的庄子发展了道家的学说。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做过地方小吏,生活穷苦潦倒,而志趣高尚,傲视王侯。《史记·老子列传》称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其文剽剥儒墨,自恣。现存《庄子》一书,是代表庄子及其后学思想的集体著作。
  庄子的学说继承了老子以道为万物本源的宇宙论,以及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并且引申发挥,从而得出万物齐同、物我为一的“齐物论”思想。他认为事物彼此之间的差别,人们关于是非善恶的争论,皆因观察事物的立场和评判标准不同所致,并非客观事物本身性质有什么不同。如果站在“道”的高度来观察,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