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从纵论与综论两个维度,对60年问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历程研究篇为纵论,共四章,即每个发展阶段为一章,力求按照较一致的框架,即以“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为主线,展开对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之路的回顾和讨论,如此,既突出主线,又可以克服对史实取舍和研究的随意性,是避免有意识的一叶障目。综合研究篇为综论,共四章,对中国共产党在“三农”政策选择上的理论发展与创新、重大决策、政策演变动因进行系统梳理和辨析,并就未来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进行前瞻性讨论。
目录
绪论
一、“三农”及其问题所在
二、工农、城乡结构转换的理论模式
三、“三农”政策演变影响因素与研究主线
四、“三农”政策的四次重大选择
五、问题的讨论与结论
历程研究篇
第1章 农业社会的“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三农”问题的历史性与政策目标的选择
一、“三农”问题的历史性
二、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起点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农”政策目标的选择
第二节 以土地改革为路径解决“三农”问题
一、土地改革的抉择
二、土地改革的政策选择
三、土地改革的绩效
四、土地改革对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影响
第2章 国家工业化战略下“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
第一节 国家工业化与“三农”政策目标
一、国家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双重使命
二、国家工业化战略下“三农”政策目标的选择
三、农业养育工业政策取向的确立
第二节 以计划经济为内核的路径探索
一、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产品统派购的路径改造小农经济
二、以人民公社的路径解决“三农”问题
三、以二元户籍管理和就业制度强化二元结构
四、倡导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应对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第三节 政府与农民互动下的政策微调
一、集体经济、计划经济下的私有经济和集市贸易
二、农民的探索——包产到户三起三落
三、城乡二元产业政策与农村五小工业的反反复复
四、对农民抵触开展意识形态的教育
第四节 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困境
一、工农业发展失衡
二、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
三、农业的两次大波折
四、“三农”困境
第3章 向工业化中期迈进时期“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
第一节 建设现代农业与“三农”政策目标调整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部署
二、“三农”政策日标的调整
三、农业养育工业政策的重大调整
第二节 以赋权与放活为内核的路径探索
一、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重塑农民家庭经济
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重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
三、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
四、探索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民就业和人口的非农化
五、实行政社分设和村民自治,推进民主建设
六、实施扶贫开发,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
第三节 结构转换与二元结构的初步破解
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转换
二、农业素质的提升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改变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结构的改善
第4章 进入工业化中期“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与“三农”政策目标调整
一、统筹城乡发展和重中之重指导思想的确立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提出
三、“三农”政策目标的调整
四、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取向的确立
第二节 以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转变为内核的路径探索
一、取消农业税以实现城乡税制统
二、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支持
三、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四、壮大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内核的县域经济
第三节 “三农”发展进程评析
一、农民的大解放与发展政策的转变
二、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农业功能拓展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四、全局观下的“三农”问题
综合研究篇
第5章 “三农”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第一节 “三农”的基础地位论
一、农业基础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农村和农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优先位置
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