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读懂“经中”: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是“经中”,更是“王中”。 《图解华严经:读懂"经中"》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历来被大乘佛教所推崇,誉为“经中”。由于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加上“华严”是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因此其所展现的境界更是巍巍壮观,不可思议。《图解华严经:读懂"经中"》经过高度精炼和整合,更配以数百张生动形象的图表,力求在三百页中尽现“华严”全貌。 ·大:超越所有时间和空间羁绊的世界。 ·方:法则和轨道,佛所看到的如理如法的实相世界。 ·广:佛陀随顺众生意趣。于佛境中化现的无边世界。 ·佛: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是修行之“果”。 ·华:即“花”,比喻成佛之因,即菩萨的万种善行。 ·严:以万行的因“花”,来庄严修饰“大方广佛”的万种德行。 中国知名度的佛经之一,无数人深受其影响,从中获得智慧启示。 全新图解方式,用图像语言点破佛法奥义,令读经化繁为简。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陀悟道后只为菩萨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公元2世纪,印度龙树菩萨在龙宫中读过此经,方知佛法的博大精深,于是将其中的下本背诵下来带到印度,这就是《华严经》的母本。 梵本《华严经》原藏于遮拘槃国(今印度境内),被视为传国之宝,严禁外流,直到东晋时期才从西域第一次传译到中国,共六十卷。至唐代,又陆续出现了八十卷本和四十卷本。《华严经》在中国赢得了上至帝王、下至僧俗的一致推崇。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华严宗也在此时兴起,影响绵延至今。 《华严经》译本共四万五千偈,内容摄持了佛陀住世时的全部教法,微妙精深,被喻为“经中”。《图解华严经:读懂"经中"》在忠于原经的基础上,经过高度精炼和整合,将原经浓缩为三百余页精华,其中更有数百张生动形象的图表,令读经化繁为简,让您轻松契入佛法的妙智。
目录
善财童子五十参示意图
释迦牟尼佛会
编者序:圆融和谐的绚丽世界
本书内容导航
第壹章 经中:《大方广佛华严经》
1.佛陀成道后宜说的第一部经典:《华严经》
2.“经中”:遍摄一切教法的圆教
3.大方广佛华严经:经名释义
4.报身佛的境界:教化无量净土
5.《华严经》的来历:从尤宫中取出的瑰宝
6.《华严经》的流传:从东南亚到东亚
7.华严经的译本: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与四十华严
6.《六十华严》的译者.佛陀跋陀罗
9.《八十华严》的译者:实叉难陀
10.《四十华严》的译者:般若三藏
11.为《华严经》作释:印度论师和汉地论师
12.《华严经》的影响:一代宗派的开启
第贰章 华严九会:七个光明处所的说法
1.《华严经》的结构:七处九会三十九品
2.菩提场:庄严殊胜的金刚座
3.普光明殿:龙王为佛陀所造的宫殿
4.忉利天:摩耶夫人的所在处
5.夜摩天:天上一天,人间两百年
6.兜率天:诸佛降生前的中转站
7.他化自在天:化他人之乐为自己之乐
8.再会普光明殿:第七八次的讲法
9.逝多林:圆满结束华严会
10.天龙八部:佛法的虔诚护卫者
第叁章 为众请法:和《华严经》有关的菩萨们
1.庄严端肃,利乐有清:解说菩萨的定义
2.层次叠进:每一会中说法的菩萨们
3.华严菩萨上之一:文殊菩萨
4.华严菩萨上之二.普贤菩萨
5.度一切苦厄:观世音菩萨
6.原力深广慈悲救世:地藏菩萨
7.即将成佛的法王子:弥勒菩萨
6.摧恶魔军之猛力者:金刚手菩萨
9.真言增长记忆力:虚空藏菩萨
10.除盖障院的主尊:除盖障菩萨
第肆章 华严经的世界观:华藏世界
1.华藏世界:毗卢遮那如来的佛国
2.时空观:佛教中的“世”与“界”
3.无边浩渺的世界海:不可不说的十种事
4.华藏世界结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5.海上生佛国:无限美妙的华藏世界海
6.佛国之间的界限:碧波荡漾香水海
7.娑婆世界:巨大莲花中的一支蕊
8.华藏世界由来:微妙香洁处,皆为妙行感
第伍章 超世观:《华严经》中的第一级修行阶梯
1.四圣谛:佛陀的初转
2.文殊菩萨说苦(1):三界六道皆苦
3.文殊菩萨说苦(2):苦果、苦相与苦谛四行相
4.文殊菩萨说集(1):无明与烦恼
5.文殊菩萨说集(2):业力与集谛四行相
6.文殊菩萨说灭(1):没有苦的境界
7.文殊菩萨说灭(2):两种涅槃与灭谛四行相
8.文殊菩萨说道(1):通向涅槃阶梯
9.文殊菩萨说道(2):见道后的圣人之路
10.文殊菩萨说道(3):八正道与道谛四行相
11.远离轮回:圣道三要之出离心
第陆章 菩萨行:《华严经》中的第二级修行阶梯
1.菩提心:人类大的爱心
2.救己还是度众:划开小乘和大乘的界限
3.区别与共通:善心、慈心与菩提心
4.十信:趣入大乘门径的方式
5.净行品:《华严经》中的菩萨行为守则
6.十住:稳固菩提不散失
7.十行:广修博学菩萨行
6.十回向:以己功德报众生
9.十地品:影响广阔的华严核心
10.宛如摩尼宝:菩提心的功德
11.发起菩提心:点燃行者前方的引路明灯
第柒章 空性见:《华严经》中的第三级修行阶梯
1.世尊成佛后的感慨: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
2.观空:华严经的直理观
3.空性:斩断执
摘要与插图
第壹章 大经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由龙树菩萨从龙宫中携出的。据说当年释迦牟尼佛祖悟道后,所宣说的第一部教法就是《华严经》,分为上、中、下三本,文字浩繁,巍巍壮观。他只将其中篇幅的下本携出,竟然也有十万偈之宠大。《华严经》无所不包,其所展示的境界更是不可思议,因此历来被尊奉为“经中”。
佛陀成道后宣说的第一部经典 《华严经》
2500年前,乔达摩?悉达多夜睹明星悟道后,宣说了第一部经典 《华严经》。
佛陀诞生
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意为“觉者”。根据近代学者的考证,佛陀诞生于公元前560年,入灭于公元前480年。
他诞生于如今尼泊尔境内的毕拍罗婆,彼时国名为迦毗罗卫。国王名净饭王,是释迦族人(因此,当佛陀成道后,名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能仁),王妃名摩诃摩耶。经典记载佛陀化成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据当时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经兰毗尼园(今尼泊尔境内),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这便是现在浴佛的由来。
见苦出家
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七天去世,由姨母摩诃波阇淘波提夫人即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养育成人。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记载古印度传统思想的书籍),并且相貌英伟。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眼罗。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而舒适,但他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据汉传佛教说法,佛陀于十九岁时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出家修道。
睹明星成道
净饭王得知太子出家,只得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懦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伴随他。出家后,太子经过6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健康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于金刚座上,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年35岁。
初次宣说的经典
当世尊成道后,大地震动,金刚座璀璨光明,无数菩萨以及化现为天龙八部、内在实为菩萨的天人鬼王一时间悉皆聚集到金刚座边。于是,释迦牟尼佛在十四天内,为他们宣说了《华严经》。这是佛陀得道后所宣说的第一部经典。
佛陀说法的比喻
华严宗初祖、法藏贤国师,把佛陀所说的一代时教,用太阳照物的比喻,分了三个时候:第一时为日出初照时,譬如太阳刚刚上升,先照高山,比喻如来证悟,先以无碍智慧光明,照诸大菩萨,所说的经典就是《华严经》与《梵网经》。
第二时为日升转照时,因为光线的照射角度不同,所照的地层面也不同,所以这个第二时又分有初、中、后三转,接引了不同根性的众生。初转是接引凡夫外道,使他们转凡成圣,如太阳出来,透过高山,射及幽谷之处,就是凡夫外道的比喻,佛陀对他们说的教义是三皈五戒、四圣谛、十二因缘,也就是阿含等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