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解人生与自然规律》提供一种生存智慧。这智慧可以用形象化的概念来表现:人的性格是方,做人的原则是方;做人不讲原则,规避规则,只圆不方,一味圆滑,那么什么手段都会使出来,社会必因此陷于无序,人必因此活得紧张。人本身是自私的,但老子以“无私”而“成其私”,即以个性与原则的“方”去应对共性与他人的“圆”。
目录
第一章 道法自然
揭示自然的奥秘
尊重人的自然属性
实的自然之美
充分享受自然
懂得“安时处顺”
顺其自然的安排
自然“化境”无痕迹
第二章 凡事讲规律
规则成就大世界
智者能变通不拘
任何事都有规律可循
掌握人情变化的迹象
做一个守时的人
精于考量,避免不利
对照比较,确立标准
第三章 大道无为
无为是柔性管理
要知道老百姓是怎么想的
自己无为,手下人有为
选对人才,清闲无事
无为,必须落实责任
无为,建立在和谐之上
无为,对品行的检验
第四章 柔弱胜刚强
相对力量的转化
强者并非铁定的赢家
弱小者不必自卑
巧妙地由弱变强
在强手的羽翼下藏身
利用对手的长处
第五章 虚静通道
心静才能使世界澄明
知雄守雌,把握天下
静守自己的位置
遇到是非要静思
冷静地面对冲突
对人“虚声下气”
静养生命之体
第六章 抱朴守真
保持生命适当的能量
在反省中保持不变
“知足”才能始终如
感觉太累就回归本心
守得住需要的东西
不让自己的心发狂
第七章 平淡交往
做心意相投的朋友
低恣态与人相处
以宽大的心胸待人
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用心去帮助别人
解决矛盾,增进友谊
掌握距离,把握分寸
第八章 淡泊名利
为人处世不贪小利
吃点亏无关紧要
争名夺利伤害身心
谈判中的利害分寸
与人合作不“争先”
诚意互利不“恶争”
不要见利忘形
第九章 逍遥自在
看重自己生命的意义
心里多装一些自信
自信能够战胜困难
不做精神上的侏儒
每个人都是“”的
想得太复杂会成妄想
第十章 遂性率真
真性情,好生活
做本色的自己
发挥性格优势
不轻易改变个性
慢慢改善自己
不要活在敏感中
控制激动的情绪
率性不是“我行我素”
第十一章 追求快乐
不让欲望压制快乐
随意简单一点更快乐
留意眼前美好的事物
多从事物的正面去看
内心单纯的人烦恼少
学会转移情绪
第十二章 聪愚的区别
聪明人对自己很了解
大智若愚,用晦如明
表面糊涂,心里不糊涂
克服自作聪明的毛病
真正聪明的人不圆滑
“聪明而愚”的策略
第十三章 人生贵于选择
生命的容量在于控制
做出的选择
选择的方向要准
选择不要脱离现实
适应变化巧选择
做无悔的选择
第十四章 舍才能得
以放弃的方式获得
卸下不必要的东西
把恼人的事丢开
学会改道而行
放弃是让目标更明确
不放弃自己的立足点
第十五章 善用反向思维
困境中用逆反思维
不被“失败感”缠住
一步步重新开始
发现失败的好处
在委屈中保全自己
出手不要过早
第十六章 冷静面对荣辱
物极必反,荣辱相伴
学会知足,避免受辱
身心清净,不失自尊
宠辱降临不喜悲
自我保全与自我实现
位置越高考验越多
不搬是非不招辱
第十七章 正视生死法则
从容面对死亡
死如做梦一样简单
不透支自己的生命
树立健康的信心
残障程度取决于态度
第十八章 不言与不辩
明智的人慎重开口
身教重于言教
漂亮的话不要全信
委婉的话不易伤人
尽量做到不失言
没有把握不许诺
机智地应付尴尬
学会巧妙地表达
“察意”之后巧拒绝
赞美之词也得选择第一章 道法自然
揭示自然的奥秘
尊重人的自然属性
实的自然之美
充分享受自然
懂得“安时处顺”
顺其自然的安排
自然“化境”无痕迹
第二章 凡事讲规律
规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道法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家主张人应该协助自然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任意而为。人的精神与自然的统一,表现在顺天行,循天理,合天德,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境界——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也是“备于天地之美”的境界。
揭示自然的奥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自然之浑浑,无君子之乾乾。然欲守而立之,终须君子自悟其道,善其身也。——《老子》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也是对自然奥秘的揭示。
自然的奥秘包含了一种的“道理”,因为它有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人而改变。一个人如果多接触大自然,就会体验到“顺其自然”的快乐。
道家的自然观,是要求人们通过欣赏自然,把握什么是“道”。道是“究竟的真实”(的真实)o人活在世界上的时间短暂,几十年以前没有我,几十年以后也将没有我,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出生,每天都有人离开。那么,到底什么是人生智慧?道家认为,这全是因为我们与道有所接触,得到了启示。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认为,每一个人要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然的声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自然是个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天然——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也就是说自然与人为造作相对。
河神曾分不清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一天他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
北海神打一比方说:“牛马本来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用辔头套在马头上,用缰绳穿过牛鼻孔,又在马脚底上钉上铁蹄,这就叫人为。不要用人为的事去毁灭自然,不要用矫揉造作去毁灭天性,不要因贪得去求名声,谨慎地守护着自然之道,这就叫回归到了本来的天性。”
落实到人类自身,“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思想。所以,自然又与虚伪相对。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好日子。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领们都鲧。
尧对鲧不大信任。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
尧勉强同意了。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后来,舜接替了尧位子,当上部落联盟的领,他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发现鲧办事不力,一气之下就把鲧杀了。可杀了鲧,水还得治,由谁去治呢?舜决定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受命后,他似乎听到大自然中“道”的声音,于是改变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带头挖土、挑土。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没进去探望。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尢阻了。
千年后的李冰治水导河,同样分清了“高卑之宜”,懂得“趋自然之势”,他亲到实地考察,来到岷江上游的湔氐县天彭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