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价格 33.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东莞市博文图书有限公司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 “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 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经中对重要概念、范畴、命题的阐释,体现了该经是此前“佛道论衡”的思想结晶。由此反映出来的.佛教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之所以能够被道教哲学成功地“平移”、转化、利用,也证明了“中国佛教的根子在中国而不在印度”。由此说明,《本际经》不仅是一部重要的道教义学典籍,而且是进行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专题研究的珍贵思想资料。

目录


绪论
一  《太玄真一本际经》文本、思想价值及作者
二  《太玄真一本际经》研究成果及思想研究综述
三  本书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产生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一  时代背景
  二  思想背景
本章结语
第二章  “本际”奠义与《本际经》
引言
第一节  《本际经》之“本际”义
第二节  “本际”与“无记”
  一  “本际外道”与佛教中的“本际说”
  二  佛教经典中的“本际”
第三节  “本际”“道”“自然”  
  一  吉藏所理解的“本际”与“道”
  二  《老子》之“道”的思想特征与“本际”
  三  《老子》之“自然”的思想特征
  四  佛道论衡中的“本际”、“道”、“自然”
第四节  “自然”与“因果”
  一“本际”之辩背后的“自然”与“因果”之争
  二  “因果”“自然”“因缘”  
  三  中古道教对佛教因缘及轮回报应学说的吸纳
  四  《本际经》中的“因果”与“因缘”
第五节  “本际义”与中国佛教
  一  《宝藏论》中的“本际”义
  二  永明延寿之《宗镜录》中的“本际”义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
引言
第一节  从道家之“道”到道教之“道”
  一  “道论”与本体论
  二  中国哲学语境中的“道”
  三  “道”的实体化与“神化”
  四  “道体”的彰显
第二节  “道体”与“元始夫尊”
  一  《本际经》论“道”
  二  “无本”与“空”
  三  “人性”与“神性”
  四  “法身”义滥觞
第三节  “道体”与“法身”
  一  “法身”为本
  二  诸分身是“迹”
  三  “本迹”义源流
  四  “法身”与“神本”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太玄真——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
引言
第一节  《本际经·道性品》对“道性”的定义
第二节  “道性”与“心性”——《本际经》道性论思想特征
第三节  道教“心性”思想源流
第四节  “道性”思想的理论嬗变——《本际经》之外的道性论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
引言
第一节  判别“正经”、“正法”
  一“天台”智颉、“三论”吉藏判释“外道”和“俗学”
  二  “十二印”——《本际经》的十二条判教标准
  三  “十二法印”的理论特质
  四  “法印”中的“大我”及“常、乐、我、净”思想
  五  “大我”之说与中古时期的佛教中国化
第二节  “重玄”之道与大乘道教
  一  “重玄”概念的提出与定义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