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个人道德能否解决人类群体政治生活中的难题?这一问题历来为思想家所重视。基督教内部的现实主义派别主张信仰与政治之间的平衡。
美国神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无疑是基督教现实主义在20世纪要的理论家和发言人,其思想对世界现代政治影响深远。本书以思想史和处境化的方法,对其以个人道德与群体政治关系为中心的庞杂思想作以深入理解和阐述,试图打通其中神学和政治两大环节。作者从当代处境出发,探讨尼布尔理论与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的关系,并围绕“福音变革论”反思在中国以信仰提升道德,重塑精神结构,推动社会变化的可能性。
目录
序(许志伟)
导 言
第一章 基督教现实主义:教义基础、发展与影响
基督教现实主义的教义基础
基督教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
基督教现实主义与宪政
基督教现实主义视野中的道德与政治
第二章 尼布尔其人及其思想
尼布尔生平及其著作
尼布尔神学的思想主线
尼布尔的思想渊源
尼布尔神学的
第三章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尼布尔论个人之爱的困境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
个人之爱的脆弱性
尼布尔对基督教和平主义的批评
第四章 从爱到正义——尼布尔论个人道德的出路
爱与正义
相对正义与民主制度
尼布尔对路德政治观的反思
第五章 尼布尔与我们——当代语境的回应
对“幽暗意识与民主”理论的再反思
对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内在逻辑的再思考
从爱与正义的角度反思“福音变革论”
结语 尼布尔:在道德与权力之间
参考书目
后 记
摘要与插图
一通过个人道德来解决人类群体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一做法经常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国文化中,浓厚的道德主义视个人修养为政治的基础,极力强调德治。在基督教历,唯爱主义(Paci.sm
)认为耶稣伦理中爱人如己的精神和非暴力的教导具有崇高价值,因此强调个人道德对群体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是19 、20
世纪之交的自由派神学将个人道德运用于人类群体政治生活,这种观点认为个人道德可以用于解决社会问题。
那么个人之道德究竟能否作为建构政治制度、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呢?如果可以将个人道德转化为政治运行的动力,个人道德将在何种程度上有效?如果个人道德难以促成政治良性运转,那么个人道德又将何去何从?
对于这些问题,基督教现实主义理论有不少论述。基督教现实主义作为基督教内部看待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一种思路,既强调政治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反对对世俗政治的过度迷恋,主张信仰与政治之间的平衡。基督教现实主义在20
世纪重要的理论家和发言人就是美国神学家莱茵霍尔德?
尼布尔。他认为个人道德与群体道德之间存在着区别,个人之爱一旦进入群体之中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他还反对用单纯的个人道德来解决政治问题,主张将个人之爱转化为正义的制度建构来化解爱在面对群体生活时出现的无力局面。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个人道德与群体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长久以来都为思想家们所重视。亚里士多德在其城邦政治学理论中认为,城邦民主的条件之一就是小型化的社会,如果社会规模过大,人与人之间彼此不熟悉,则不利于民主制度的运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道德的社会必须是小型社会,因为“人民对于自己所永远见不到面的,对于看来有如茫茫世界的祖国以及大部分是自己所陌生的同胞公民们,也就会更缺少感情”[1]【[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60
页。】。卢梭虽有此理论,但他后来又违背其道德只能在小范围内有效的观点,用“公意”来替代个人真实的道德意志,并主张用道德原则来构建公民政治,这为后来的雅各宾派恐怖统治埋下隐患。
在20
世纪思想,个人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众多思想家的兴趣。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共产主义的平均分配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才能够有效,如果社会规模过大,那么维系着个人情感的爱则失去了其发生效力的土壤。[2]【[奥]弗洛伊德著:《论文明》,徐洋等译,文化出版公司,2000
年,第110 页。】汉娜? 阿伦特(Hannah Arendt)
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有相当内容涉及个人伦理与极权国家的关系[3]【参见[美]阿伦特著:《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8
年,第十章。】,而且阿伦特还写下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书,该书对极权主义之下的个人道德作了专门的研究[4]【参见[美]阿伦特等著:《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在《论革命》中,阿伦特比较了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异同,并对泛道德主义的政治危险性进行了分析。[5]【参见[美]阿伦特著:《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
年,第二章。】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在“二战”之后写下了《德国罪过问题》(The Question of
German
Guilt),对纳粹时期以国家机器为名所酿成的罪恶,作为个人的德国公民应当承担何种罪责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1]【Karl
Jaspers, The Question of G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