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第二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论文集

价格 72.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东莞市博文图书有限公司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2012年已经过去。这一年中人们经历了关于“世界末日”的恐惧,也体验了太阳照样升起,空气依旧清新的复杂感受。对于英国而言,成功地举办了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伦敦第三次举办奥运会。伦敦奥运会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和英国的文化差异,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人道主义。2012年4月10日我与朱立元教授、陈飞龙教授、胡亚敏教授、孙文宪教授、朱国华教授等一行15人动身赴曼彻斯特大学出席论坛的第二届年会。在伦敦转火车时,在King
Cross
Station车站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的李亦中教授会面。李亦中教授带着两名学生到伦敦来拍《伦敦奥运会100天》的短片。李亦中教授告诉我,他很吃惊地发现,伦敦没有我们2008年奥运会前的激情四射,整个城市没有宣传奥运,甚至还有一些市民在发起“抵制奥运”。他们要找上一届伦敦奥运会的旧址,居然很难找到,因为许多人都不知道这样一个地方。看来中英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还真的很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我想也会影响到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包括对本届论坛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不同看法,这也是我们这一届论坛的参与者们所共同期待的。

目录

王杰
序言一
罗伯特·斯宾塞
序言二
第一部分
[美]凯文·安德森
抵抗与解放:福柯、马尔库塞、马克思与现在时刻
[英]珍尼特·沃尔夫
文化理论之后:图像的力量,直觉的诱惑
[英]马尔科姆·迈尔斯
作为艺术品的社会
[英]戴维·奥尔德森
性倾向与历史:人道主义、自由与义务
[英]迈克·桑德斯
劳动与类存在:构造人类
[英]托尼·品克尼
威廉·莫里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和乌托邦的问题
[英]朱安·吉姆勒兹·安可
论后现代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主体
[英]托马斯·戴
吉奥弗瑞·希尔《公民权力摘要或备忘录》中的施行语言、政治
与诗歌的暗示
[英]戴维·威尔金森
“天然不在内”:四人组、克里斯蒂,波利蒂与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一个文化唯物主义的分析
朱立元
理解《巴黎手稿》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三个关键词——重读《巴黎手稿》
札记之二
王杰
美学与跨学科研究:论新人文学科与当代美学研究
陆扬
英法理论在中国
马海丽
现代美学的再表征:以巴西马库磊雷舞蹈与中国越剧为个案
李志雄
异化劳动摧毁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种美学批判
第二部分
孙文宪
从人类学视域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构成
陈飞龙
试论马克思早期诗歌创作与《巴黎手稿》艺术观的关系
段吉方
理论的再生产: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经验性问题
……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摘要与插图

I have become interested recently in .the apparent evaporation of the social incultural studies and critical theory. It could be that this is merely the anxiety of anunreconstructed humanist,for whom notions of the post-human,statements about theagency of objects,and discoveries of the neural and cognitive aspects of humanbehaviour are a step(or several steps) too far. Nevertheless, I think it is worthinvestigating this unease,and trying to make the case for a certain caution in relationto tendencies to abandon too hastily the solidities of cultural and sociological theory.One of the things I will consider in this essay is why these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methods and theories have been necessary(and valuable)-that is,what the limits ofcultural theory have been,and why scholars have turned to different approaches.I amtalking here about developments which might seem quite disparate: the tum to"affect";the(re) turn to phenomenology(and post-phenomenology);actor-networktheory in sociology and science studies; theories of the post-human (human/animal,human/nature,human/technology);theories of materiality; emphasis on the agency ofobjects; the tum to neuroscience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insistenceon "presence" as an unmediated encounter(for example, with the work of art-seeGumbrecht 2004); the foregrounding of the embodied nature of any act(even themost "intellectual" practices,such as reading-see Littau 2006).This is indeed aneclectic list.But one finds constant overlaps and common meeting points-forexample,in a confer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 February 2009,organisedby the ESRC-funded Centre for Research on Socio-Cultural Change,on " Materialisingthe subject: phenomenological and post-ANT objects in the&nb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