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所以了解了道教才能从根源上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
《国学脉络丛书:中国道教脉络》意图采用理论与故事、传说相结合的形式介绍道教发展的历史、人物、文化和思想,达到说理不枯燥,讲故事不远离历史的效果。
目录
第一章 道教的孕育与诞生——先秦两汉
一、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之说和方士方术
三、秦汉思潮的影响
四、老子神化的传说
第二章 道教的兴起——东汉末年
一、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
二、三茅真君
三、张角与太平道
四、三张与五斗米道
第三章 道教的转型——魏晋南北朝
一、太极左仙公葛玄
二、葛洪与葛氏道
三、魏华存与上清派
四、山中宰相陶弘景
五、寇谦之改造五斗米道
六、陆修静与灵宝派
七、楼观道
第四章 道教的鼎盛——隋唐五代
一、帝王与道教
二、学者与道教
三、民众与道教
第五章 道教的发展和变革——宋金元时期
一、北宋皇帝与道教
二、两宋内丹道派
三、王重阳与全真道
四、丘处机与成吉思汗
五、真大道教
六、宋元旧符篆派
七、新符箓道派
第六章 道教的衰落——明清时期
一、张三丰与武当道派
二、陆西星与东派内丹学
三、明清正一道的兴衰
四、明清全真道的兴衰
第七章 道教宫观
一、洞天福地
二、道教名山
三、宫观
第八章 道教的道术与仪规
一、道教的道术
二、道教的斋醮科仪
三、道教的清规戒律
四、道士的称谓与修持
五、道教的主要节日
六、道教的各种神仙
后记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道教的孕育与诞生——先秦两汉一、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
人类初期,也就是在原始社会阶段,古人对一些自然现象包括人类生产活动和情感意识活动的变化,由于认识水平以及实践的局限,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便把日月星辰、海河山川和祖先等视之为神灵,加以祭祀。先民们崇拜自然,其目的是为了祈福免祸,祈求它们保佑人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也反映了早期人类生存对自然的依附。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有了自然神观念和自然崇拜,有了形形色色的原始巫术和鬼神信仰。这些传统的自然鬼神观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成了后来道教创立时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因而也使道教具有了浓郁的神话色彩。
1.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所谓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就是对大自然神灵和对本民族死去先人的信仰。据考古发现,中国人的祖先产生宗教意识大约是在公元前10万年至公元前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1933年考古学家们在曾发现的“北京猿人”头骨的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内发现了“山顶洞人”遗址,他们发现山顶洞人在埋葬尸骨时,头颅均朝向一个方向,尸骨旁还放有石制的纺轮、箭镞等较精致的陪葬物,同时撒了一些只有几百里路以外才有的赤铁矿粉。裴文中在《中国石器时代》一书中说道:“山顶洞人还用赤铁矿做红色染料,将装饰品染成红色。尸体旁边的土石上,也撒上赤铁矿粉末,染成红色。”(D贾兰坡指出:“在入骨的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粉末,是墓葬可靠的标志。”考古学家们指出的山顶洞人对赤铁矿粉的两个用途,可能都带有信仰的目的。其一,用赤铁矿粉为染料,把石珠、带孔的牙齿、边缘钻孔的鲩鱼眼上骨染成红色,置于尸体旁边作为陪葬品,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审美,吸引异性,同时也借此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某种态度、感情和愿望;其二,在入骨四周撒上赤铁矿粉,把尸体旁边的土石染上红色,一方面,有驱除野兽的作用,即实用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红色的物质,可能被认为是血的象征,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希望他(或她)们到另外的世界得到永生。这说明在山顶洞人的头脑里已开始有了人死后将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的简单观念。
灵魂信仰并非与生俱来,它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的元谋人和北京人时代,人死,弃尸于野,被鸟兽分食,其处理死人的方式与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不具备灵魂信仰产生的条件。到了山顶洞人时代,山顶洞的四分结构,活人、死人、动物分开,表明人类有了两个世界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