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包括:天帝、忠孝、仁义、礼乐、中和五部分内容对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的价值观念进行比较研究。
目录
导言:
一:轴心时代与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二:价值哲学与价值观念的比较研究
三:两大文明的价值共识和价值差异
第一章:天 帝
一:华夏文明以及影响价值取向的天帝观
二:希伯来文明以及引导价值判断的上帝论
三:上古天帝观对轴心时代儒家哲人的影响
四:传统上帝论语轴心时代希伯来先知的影响
五:天帝观语上帝论中的不同名称及位格属性
六:天帝观语上帝论中影响价值取向的德性作为
七:儒家哲人天命论与希伯来先知上帝论的异同
第二章:忠 孝
一:华夏文明及希伯来信仰中队忠孝的价值观念
二:儒家哲人透过宗法政治反映对忠的价值认知
三:希伯来先知从信仰生活生发对忠的价值体验
四:推崇西周天命论的儒家哲人对孝的价值追求
五:遵行上帝诫命的希伯来先知对孝的价值规范
六: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对忠信诚实的价值评估
七: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对父慈子孝的价值评比
第三章:仁 义
一:儒家哲人确立仁者爱人的价值标准
二:希伯来先知确立慈爱怜悯的价值目标
三:儒家哲人确立先义后利的价值理想
四:希伯来先知确立公平公义的价值理想
五: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对仁义德性的价值评比
第四章:礼 乐
一:深受原始祭祀活动影响的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及价值观念
二:深受传统上帝信仰影响的希伯来文化队礼乐的价值认知
三:坚持以推行周礼未己任的孔子阐释礼乐之本及价值追求
四:从立约、守诫、献祭来看希伯来礼乐文化中的价值规范
五: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呼吁礼乐典章的价值回归
第五章:中 和
一:中希文化“中”与“和”的价值涵义
二:孔子继承“尚中”与“尚和”的价值理想
三:孟子与希伯来先知中和理想的价值异同
四:荀子与希伯来先知价值规范与中和的内在关系
五:《中庸》与《易经》中和价值的创新与实践
结语:
一:从价值本源的追溯到价值体系的构建
二:从价值基础的确立到价值核心的定位
三:从价值规范的设限到价值理想的追求
参考文献
后记
Abstract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天帝处于轴心时代的华夏文明与希伯来文明都在不同程度地面对并阐释人类与生俱来的价值问题。人类价值意识的觉醒尤其在轴心时代中代表性。然而,人类价值意识的觉醒应该追溯到前轴心时代,乃至远古时期。在那时候,不论是华夏文明,抑或是希伯来文明,都蕴涵着逐渐形成各具的祭祀文化,以及从祭祀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尽相同的天帝观。双方的祭祀文化与天帝观无独有偶地涉及了德性价值观念。因此,在进行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价值观念比较研究的过程中,不得不追溯与价值观念息息相关的祭祀文化与天帝观。
.
华夏文明与希伯来文明既是于轴心时代实现了“哲学的突破”[1],对于这两大文明的价值观念进行比较研究,则有了对话的基础。当然,在注重轴心时代的同时,还应注重前轴心时代,对于研究儒家哲人与希伯来先知的价值观念的根源来说,更应如此。由于华夏文明与希伯来文明都属于从远古时期就生发的东方文明,双方价值观念的可比性很高,互补性也很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