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意义:当代神学的公共性问题》分别从“当代人文学术的‘意义’问题”、“‘意义’问题的跨文化读解”、“‘诗性智慧’的‘意义’同构”、“‘意义’追寻的现实情境”等四个维度,深入探究宗教学与一般人文学术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启发,并与当代西方的神学研究直接对话,力图梳理出一种“关于基督教的‘非宗教’诠释”,从“意义结构”的角度探讨宗教与神学的公共性问题,为宗教问题提供更为理性的理解途径。作者认为,在理解的基础上“破执”,不仅可以摆脱任何“中心话语”的束缚,也将在体制化的信仰形态之外,真正揭示宗教的文化意蕴。
目录
总序 当代西方思想对传统论题的重构
序言 自家有悟
第一编 当代人文学术的“意义”问题
第一节 名词的动词性与动词的交互性
第二节 从“差异”到“他者”的神学读解
第三节 齐泽克的“基督教遗产”与意义结构
第四节 齐泽克的“反向”神学与文学研究
第二编 “意义”问题的跨文化读解
第一节 中西之间的“经文辩读
第二节 “经文辩读”与“诠释的循环”
第三节 《圣经》“和合本”的诠释学意义
第四节 “汉语神学”的语言学定位及其价值
第三编 “诗性智慧”的“意义”同构
第一节 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神学进路
第二节 “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
第三节 当代神学对文论研究的潜在价值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论说的六个问题领域
第四编 “意义”追寻的现实情境
第一节 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第二节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第三节 早期教会大学的两种授课语言及其价值归宿
第四节 “地方化”话语中的神学主题
代结语 关于比较文学与宗教学的对话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摘要与插图
二、“名字”与“玫瑰”的两种“真实”从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角度求解神学的意义,也许会格外鲜明地感到:人们对“基督教价值”的理解常常是不同的。如果使用文学的语言,可以将其归结为对于“名字”和“玫瑰”的不同执著。“名字”与“玫瑰”之辨不仅可以从西方文学中找到有趣的线索,而且也隐含于一切“求真”的理解活动。
在一般意义上,似乎只有“玫瑰”才是可以经验的,因而也才是真实的;“名字”则只是称谓,却并非可以经验的实在。这有莎士比亚的诗行为证:“我们用别的名字称呼玫瑰,它也会芳香如故。”③然而真的只有可经验的对象才是真实的吗?可经验的对象一定是真实的吗?“名字”不可以被“真实地”经验吗?“玫瑰”的芳香真的与它的“名字”无关吗?
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曾经写过一本小说《玫瑰之名》。究竟什么才是“玫瑰的名字”,不断引起读者的揣测。于是艾柯引用格特鲁德·斯泰恩的名言作为回应:“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④而当“玫瑰就是玫瑰”的时候,这“玫瑰”其实已经不是经验之中的“玫瑰”,却只是一个称谓“玫瑰”的“名字”。所以艾柯会在小说的结尾处写道:“昔日的玫瑰存在于它的名字之中,我们拥有的只是这个名字。”①其中的逻辑,有如德里达“摹仿就是摹仿的摹仿的摹仿”。
德里达曾将马拉美(Mallarme)的一篇短文《摹仿》和柏拉图《斐利布斯》放在一起,以说明“在场的形而上学”之外还可能存在着另一种不同的“真”。马拉美的《摹仿》谈到一出哑剧《皮埃罗弑妻》,剧情是皮埃罗为了惩罚不贞的妻子,通过“挠脚心”而让她痒极至死。按照传统的戏剧观,舞台表演的根据在于剧本,剧本是作者的创作,创作又以真实为原型。但是哑剧并没有固定的脚本,而以“挠脚心”杀人的故事从来也没有真正发生过,所以这出哑剧根本就没有被摹仿的对象。于是“我们面对着并不摹仿什么的摹仿。……那个摹仿者没有被摹仿者,那个能指没有所指,那个符号没有参照,它们的活动不再包含在真理的进程之中,反而真理的进程包含在它们的活动之中”②。
德里达的解读与艾柯的基本观念相应,《玫瑰之名》同样并非要揭示什么真相,而恰好是在反思我们自以为能够把握“玫瑰”的偏执,反思我们自以为能够理解历史的虚妄,反思我们自以为是在“追求真理”的狂热。所以简单地说,执著于“名字”,实际上就是承认我们自己的有限性,承认我们不可能真正获得“名字”所要指称的那朵“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