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指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概念原理与思考习题这两部分里。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原著加以理解,并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认真完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指导》的练习,则必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和切实的应用,提高自己未来的工作能力。
目录
本书导引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学习引导
二、概念理论
三、思考习题
四、参考阅读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学习引导
二、概念理论
三、思考习题
四、参考阅读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学习引导
二、概念理论
三、思考习题
四、参考阅读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学习引导
二、概念理论
三、思考习题
四、参考阅读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学习引导
二、概念理论
三、思考习题
四、参考阅读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学习引导
二、概念理论
三、思考习题
四、参考阅读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学习引导
二、概念理论
三、思考习题
四、参考阅读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高的社会理想
一、学习引导
二、概念理论
三、思考习题
四、参考阅读
后记
摘要与插图
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7.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第一,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因此,题目所作的论断是错误的。第二,世界上不存在离开本质的现象。因为现象是反映、表现事物的本质的。否认现象和本质的不可分割性,也就否定了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必将导致唯心主义。因此,“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的论断是错误的。第三,反映本质的现象是多样的、生动具体的,又是多变易逝的,但任何现象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表现着事物的本质。因此,认为“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它割裂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8.这一观点是错误的。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的特征,而不是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的观点。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除了实践性这一著的特征以外,阶级性、科学性、革命性也是它的重要特征。阶级性是指它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9.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亲眼所见的,有的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有的则是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科学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并得到对事物的真实反映。该命题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