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中国前期禅学宗派、经典、历史与思想理论研究的学术专著。从东汉安世高、支娄迦谶传译大小乘禅法经典,到中唐马祖道一与石头希迁弘传禅宗南岳与青原两系,历时七百年。所述禅学宗派,以菩提达摩一派禅宗为主,同时对早期的佛陀跋陀罗系、佛陀禅师与慧光、僧稠系,后期的天台宗与牛头宗等亦有探讨。本书注重禅经、禅理、禅法、禅史的结合,以解脱成佛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三阶段论为中心,说明从小乘禅、大乘禅到乘禅的发展轨迹,对于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学有重大影响的《大乘起信论》和《金刚三昧经》两部经典有深入地研究和独到的看法。
目录
第一章 早期禅经的传译
第二章 禅法的系统传承之始:佛陀跋陀罗一系的禅法
第三章 乘禅法的传入
第四章 乘禅法逐步植根中土时期
第五章 禅宗的兴盛和弘化
第六章 禅宗支派的分化与宗势的扩展
第七章 六祖惠能与南宗宗旨
第八章 南宗的崛起和传播
第九章 马祖、石头与南岳、青原两系的并盛
结 论
大事记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早期禅经的传译第一节安世高一系对小乘禅数经典的传译和弘扬
佛教传人中国很早,据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注中所引鱼豢的《魏略·西戎传》,早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即口授博士弟子景卢《浮屠经》,但并未得到中国人信受。又传明帝时曾派人到天竺图写经像,使佛教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但佛教经典的传译却始于桓帝之世,安世高正是此时来华的博通经藏的高僧,他是中国佛教第一位佛经翻译家,也是将小乘禅学传人中土的第一人。
据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及《祜录》《高僧传》中的《安世高传》,安世高,本名清,字世高,安息国太子,自幼淳素仁慈,博通旨典,又善知天文地理,兼通医术,故名振西域。后让国王之位与叔,四方游化,于桓帝初年,而至中土。至汉地不久,他便通习华语,于是宣译诸经,译胡为汉,使禅学经典传人中国。安世高持戒精严,又多才多艺,兼通方术。其学问根本,在于小乘说一切有部的禅数之学,故所译经典,也不外此类。安译经典的确切部数已不可考,但与禅法有关的,大致有《大安般守意经》一卷、《禅行法想经》一卷、《道地经》二卷、《阴持人经》一卷等,其中尤以《大安般守意经》代表了他所传禅法的特点,重要。
安般,即数息观,本为五门禅法(数息、不净、慈心、因缘、界分别观)的一种,《大安般守意经》则以数息观为中心和起始,将五门禅法贯通起来,以达到守意调心,进入禅定状态的目的。现存本《大安般守意经》为两卷本,由于其中混入了注家的注文,导致正文注文不分,故变成两卷,其内容亦显杂乱。所谓安般守意,安般是手段,守意是目的。守意即意念不乱,一心,与禅定同义,安般守意分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六个阶段,其中数息、相随、止为外,观、还、净为内,行此六事是为了随顺出世间之道,从而解脱得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