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校社科研究文库》专门收录学术文化类研究论著,文库由相关领域专家遴选组稿。文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交流,努力创建社科出版精品工程,使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上交流平台,进入公众视野,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高校社科研究文库》,学术著作的宽广出版平台,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崭新传播媒介。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当代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二、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当代建构的必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当代建构的可能性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的赞颂.
一、形而上学的阐释
二、专制批判的衬托
三、历史意义的肯定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的祛魅
一、生存实践论与人权的法哲学批判
二、异化劳动论与人权的经济学批判
三、国家唯灵论与人权的政治学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的扬弃
一、政治解放:人的二重性与人权的内在矛盾 l l
二、人类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ll
三、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人权:从特殊走向普遍l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当代建构的方法论及体系构成
一、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现代中国的历史际遇
二、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当代建构的方法论原则
三、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当代建构的体系构成l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权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商品经济与市民社会一般理论
二、人权是市民社会的内生原则l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经济权利的实现l
第六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人权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政治理论l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
治国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人的政治权利的实现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人权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理论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保障与改善民生
三、社会建设体制创新与人的文化社会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的赞颂任何一场社会巨变都是以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在西方历,从中世纪到近代的社会变革,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具有颠覆性的,这就是启蒙精神所宣扬的自由和平等的人权理念。资产阶级凭借启蒙人权观,成功地推翻了宗教神学和封建等级的专制统治,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为资产阶级确立了经济和政治统治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政治文明的发展。而对于身处普鲁士专制制度统治下而又受启蒙运动影响至深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而言,起初对于人权充满了赞颂之情。
一、形而上学的阐释
人权作为当今世界人注目的政治词藻,是作为一种人道主义观念由被恩格斯誉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人物——意大利诗人但丁·阿里盖利(1265-1321)在《论世界帝国》中次提出的。②他强调人类的目的是要建立统一的世界帝国来实现普天下的幸福,而帝国的基石是人权。
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人权”观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晚期的斯多葛学派针对柏拉图等人过多地强调城邦生活而忽视了个人因素的做法,主张人人精神自由、平等以及人的“类”观念,从而突破了古希腊因种族、地位、身份等不同而导致的对人的不自由与不平等的社会藩篱,为普遍意义上的近代西方人权观念的产生作了积淀。但这种朴素的自由与平等观念并不就是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人权观念。欧洲在经历了千年思想黑暗与痛苦的“中世纪”时期之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为日后的启蒙运动提出近代意义上的人权观念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提倡尊重人,高扬自然人性;宗教改革则废除了教士阶层,使得信徒能够平等地与上帝进行精神上的自由沟通。这样,就促成了启蒙运动时期的“天赋人权”观念的形成。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概念,是l7、18世纪欧洲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在反对封建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过程中得以阐发的。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解释了“自然权利”这一概念,认为自然法的基础是自然理性,人拥有的自然权利是不能废除的。之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与法国的卢梭等人都阐述了“自然权利”观念,并借助于社会契约理论颠覆了封建专制制度“君权神授”的根基,从而在政治革命的实践中开启了马克思称之为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自由主义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