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领导干部自身廉洁从政、秉公用权、形象良好,才能上行下效,以良好的官风促党风。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镜鉴--与党员干部谈反腐倡廉》(作者冯国权、刘平)在认真领会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廉政建设工作脉络,分别从“反腐倡廉,为政之道”“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戒贪立廉,党史可鉴”
“拒腐防变,新征程新挑战”“甘当公仆,为民、务实、清廉”“以德用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等13个方面,系统而生动地阐释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之真谛,揭示领导干部为政以廉之要义,对于加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镜鉴--与党员干部谈反腐倡廉》内容丰富,文风亲切朴实,可读性强,对于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匡正道德观念、筑牢思想防线具有一定的启示与警示作用,是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反腐倡廉一系列新精神的重要辅导读物。
摘要与插图
“廉”与“腐”,一对割舍不开的孪生体,从政治文明伊始,就与政权结下了不解之缘。廉兴腐衰,政权存亡之道,反腐倡廉,治国为政之要。如同人之生命肌体,唯有常洗澡、常体检、勤,才能洁身自好,永葆生机与活力。对于一个国家,唯有常教化,严律制,重惩戒,才能达到官者清廉、社会清正、政治清明,实现政权的长治久安。那么,腐败,作为古老而常新的社会政治现象,为何虽为政之大忌,却始终存在于古今中外的政权肌体中?为何为世人所不齿,却依然令无数为官者前 “腐”后继? 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腐败似乎从来未曾远离过人类,它总是与政权如影相随,成为执政者永远挥之不去的痛。为了摆脱这一疾痛,人类在几千年的挣扎与沉浮中,始终在寻找能够驯服腐败这个洪水猛兽的良方。如何能够对症下药?从政者不断探寻求解着腐败的深层根源之所在。腐者,机体之变异;败者,机体之生命力日渐衰弱。故,腐是败之因,败是腐之果。腐败既是一种变异的过程,又是一种变异的结果。
腐败是相对于廉洁而言的,原意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即事物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变质和腐烂,是一种纯粹的生物学概念。在我国,腐败一词出现在《汉书·食货志上》,原文是“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意指粮食等农作物的发霉、变质,谷物等发霉腐烂。每一个生命有机体,当发生质的变异时,任何局部的病变,都会进而威胁到生命体的存在。后来腐败一词逐渐演变为泛指人类的政治行为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开始用来指代官员贪赃枉法。
比如晚清时期,小说《女娲石》中就有“腐败官场”的词汇,意泛指权力的滥用和蜕变;邹容的《革命军》中有“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的语句,意指社会不良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经常提到腐败一词,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为了个人目的,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本质是公共权力的蜕化和变质,即公权私用。
提到腐败,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权力。不错,权力是产生腐败的直接载体。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千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是:“权力,不管它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都是一种堕落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力量。”他对这种思想的另一种简洁明快、铿锵有力的表述是:权力趋向腐败,权力趋向腐败。
在这些名言中,权力被认为是腐败的根源,对权力缺少监督和制约被当成了引发腐败的导火索。的确,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民主法制不完备,为腐败存身提供了可乘之机。但是,为什么原始公社制社会没有腐败现象?为什么古今中外的历依然有很多虽身居高官要职、权力显赫的官员可以做到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刚正不阿?以美国为的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分配体制、社会保障机制不可谓不健全,民主法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也不可谓不完善,然而各类政治丑闻、 “黑金政治”还是屡见不鲜。可见,体制、制度因素对于腐败的影响不容忽视,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缺乏监督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它们却并不是滋生腐败的罪魁祸。
有人说,腐败现象之所以无法从根源上消除甚至于在某个时期愈演愈烈,要的原因是政权对于各种腐败的惩治力度不够。但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利用严峻苛刻的法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腐败分子,但从长远来看,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明太祖朱元璋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