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

价格 4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17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东莞市博文图书有限公司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张康之编著的《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是一部对 合作治理进行系统规划的著作。作者直足于化、 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构想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提 出了后工业社会的道德制度建构方案。书中探讨了社 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废不确定性对社会治理所构成的 挑战,分析了“风险社会”以及危机事件频发的 原因,揭示了工业社会的竞争和协作行为模式即将为 合作行力模式所取代的必然性。作者认为,在工业化 进程中建构起来的、以社会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治 理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官僚制组织的形式合理 性追求以及通过信息资源的垄断去增强权力的做 法,都受到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开放性的冲击。是 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的虚拟化和权力体 系的去中心化,都正在为一种合作治理局面的出现提 供准备。作者还把合作治理的理念应用于对社会 的考察,分析了化对关系造成的影响,认为 人类社会在共存共在的基础上开展厂泛合作将成为一 个无可选择的现实。
    

目录

导论
一、生成中的合作行为模式
二、化所追求的合作
三、基于合作的制度优于民主
第一章 化、后工业化时代
第一节 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
二、科学技术成就包含的“隐喻”
三、虚拟化、多元化和去中心化
第二节 化时代的正义诉求
一、化不同于“世界化”
二、民族国家框架下的正义受到质疑
三、承认和包容差异的正义
第三节 化中的“去中心化”
一、世界的“中心一边缘结构”
二、对中心一边缘结构的挑战
三、在“去中心化”中谋求合作
第二章 从协作走向合作
第一节 竞争、协作与合作
一、竞争与合作的成长
二、竞争社会中的“合作”
三、基于合作的社会建构
第二节 作为一种共同行动模式的合作
一、不应把合作简单地理解成协作
二、合作是对协作的包容和提升
三、合作不从属于个人主义的理解
第三节 从协作走向合作的理论证明
一、在历史的维度中看合作
二、探寻一条超越协作的路径
三、合作及其系统建构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 合作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迎接合作社会的到来
一、后工业化中的社会建构
二、合作社会建构的条件
三、合作社会建构中的资源
第二节 后工业化中的合作治理
一、合作关系生成的过程
二、合作治理中的政府
三、合作治理中的自治与他治
第三节 后工业化中的制度重建
一、制度及其生成的逻辑
二、工业社会制度中的理性
三、制度设计的新的出发点
第四章 合作社会中的道德制度
第一节 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德制构想
一、权制、法制与德制
二、德制框架下的德治
三、德制生成中的自觉建构
第二节 基于社会转型的制度重建
一、制度变革是一条创新之路
二、制度变革的征候
三、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
第三节 正义追求中的德制建设
一、正义视角中的制度
二、制度设计的哲学原点
三、重新梳理正义的观念
四、“人的解放”的主题
第五章 非控制导向的治理
第一节 社会治理中的技术与制度
一、社会治理领域中的技术
二、技术的发展能否改变制度?
三、技术引发制度变革的复杂性
第二节 社会治理中的技术控制
一、职业化造就了技术专家
二、技术控制的后果
三、终结技术控制的追求
第三节 打破社会治理中的信息资源垄断
一、控制追求中的信息垄断
二、用开放性矫正信息资源垄断
三、在打破信息垄断中谋求变革
第六章 视野中的合作
第一节 在危机下思考合作
一、危机根源于后工业化运动
二、妨碍合作的因素
三、独立自主是合作的基础
四、中国在危机下的行为选择
第二节 用合作的理念重构社会
一、化提出的共生共在要求
二、处理关系的新途径
第三节 质疑联盟的历史合理性
一、协作逻辑中的联盟
二、联盟的组织属性和个人主义原点
三、不平等关系中的联盟
参考文献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