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第六版)

价格 42.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5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东莞市博文图书有限公司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政治经典读物,记述了自二战以来主要大国关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涉及了二战后世界政治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作者匠心独具,在编写中史论结合,将对历史的陈述和对历史的评价结合起来,突出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问题。全书线索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内容全面,是关系领域的扛鼎之作。

目录

第一章 新世界 
第二章 欧洲的冷战(1945—1949年) 
关于冷战的新旧理论 
关于冷战的几种结构性解释 
谁行动?在哪里行动? 
美国政策 
苏联政策 
德国问题 
美苏政策背后的推动力 
美国 
苏联 
第三章 冷战扩大至(1945—1962年) 
美国、苏联、亚洲(1945—1950年) 
中国的内战 
其他亚洲国家 
大国重估亚洲政策的迹象 
朝鲜战争 
美国亚洲政策的变更 
苏联试图扮演性角色 
对亚洲和中东的新政策 
对非洲的新政策 
冷战到达拉丁美洲 
美国、苏联和第三世界:一种比较的视野 
第四章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1962—1975年) 
20世纪50年代的缓和信号 
缓和政策(1962—1975年) 
东西间的协议与接触 
缓和的原因 
缓和及东西方冲突在区域上的扩大 
尊重对方的关键性地区 
东西方之间的灰色地带 
中东(1967—1975年) 
越南战争 
第五章 东西方再度紧张(1975—1984年) 
苏联:新主义 
美国:对缓和的回应 
第六章 冷战的结束(1984—1990年) 
关于冷战结束的不同理论 
发生了什么?为什么? 
第七章 主要大国与冷战后的地区冲突(1990—2009年) 
新世界的主要大国 
和平的希望及地区冲突的现实图景 
2001年9月11日:阿富汗和伊拉克 
第八章 军备竞赛(1945—2009年) 
视角和动力 
广岛、原子弹与常规武力(1945—1949年) 
美国转向(1949—1953年) 
美国和苏联国防政策的新方向 
“新面貌” 
苏联的“新面貌” 
较小的核国家 
肯尼迪、麦克纳马拉和灵活反应 
苏联的发展 
美国的反应 
第一阶段:1973—1974年之前 
第二阶段:1984年之前 
合作、裁军、再武装 
第九章 美国与西欧(1945—2009年) 
受邀请的扩张(1945—1950年) 
欧洲一体化(1945—1973年) 
对美国立场的解释 
美欧关系(1950—1973年) 
1962年之前的合作 
政治和军事上的争议(1962—1973年) 
经济关系(1962—1973年) 
1973年后的美国与西欧:紧张升级 
欧洲共同体/欧盟的扩大和一体化 
从欧洲年到德国再统一 
从比尔克林顿到贝拉克 
第十章 苏联/俄罗斯和(前)共产党国家(1945—2009年) 
扩张和顺从(1945—1953年) 
控制的松动(1953—1956年)与收紧(1956—1958年) 
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的暴动 
中苏分裂 
从合作到武装斗争 
分裂的原因 
苏联与东欧的关系(1958—1985年)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 
波兰的发展 
苏联和其他各地的共产主义运动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俄罗斯的发展及剧变后的东欧 
第十一章 东亚的崛起 
美国和日本(1945—2009年) 
1945—1960年:占领与美国统治 
1960—1990年:经济实力与更强的政治独立倾向 
1990—2009年:经济问题与政治骚动 
1972年以来的中苏美三角 
新世界体系中的东亚 
第十二章 去殖民化 
层面的变化 
国家层面:殖民大

摘要与插图

讨论1945年之后关系的著作已经蔚为大观。那为何还要再写一本?笔者的回答有三点。 
第一,这些著作中用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出版的极少。迄今为止,绝大多数著述是用英文写作。本书试图向斯堪的纳维亚读者展示足够完备的关系研究成果。同时,笔者希望其英语译本可以满足世界其他地区读者的需要。 
第二,近乎全部现存文献(包括该主题下的英文文献)都于1945年之后政治的某个或某几个主要方面。关于东西方关系的研究很多,南北关系的则很少,关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则更少。自然,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也需要对各主题进行筛选,但毫无疑问的是,笔者的选择范围相当大,或许有些读者会觉得本书内容太过庞杂了。 
第三,依凭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现存的相关作品都不尽如人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作品的主题选择范围太窄至少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有些书对历史细节的描述太过详尽,以至于湮灭了格局的主要发展线索;或者过分理论化,以至于没有提供限度的史实及年代性的信息,而我们知道,即便是象的理论概括亦需要以此为根基。 
总体而言,本书以解析东西方关系为主线,是美国与苏联的关系、两大集团的军备竞赛、西方阵营内部及共产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并以适当篇幅讨论南北关系(去殖民化及经济问题)。 
显然,如此众多的议题无法在一本300多页的小书中深入讨论。本书在许多方面只是希望对该主题作一简要介绍。不过即便如此,笔者认为,阐释的方式对读者获得对1945年之后政治的洞察力极为重要。较之于通常的历史文献式叙述,本书更少展现具体事实,因为这些描述很容易从别处获得。 
另一方面,本书相应地更多注重阐明政治的长期趋势、内在动力以及因果关系。笔者希望这种阐释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亦有利于一般的普通读者,不论他们是谁。笔者认为,尽可能深化读者对于历史联系及关系的主要发展趋势的理解十分重要。 
笔者所选择的阐释方法,可能使得本书比许多其他同类书籍显得更主观。描述总是比解读更容易、更少争议。笔者试图通过三种方式对可能出现的过度主观倾向进行弥补。先,对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给出其他学者对该历史主题的不同解读。笔者同样将相当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使读者能辨明并做出各自的判断。其次,在东西问题上,笔者自认为是所谓的后修正主义者;在南北问题上,笔者对结构主义理论的怀疑要超过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认同(这些本书之后均会有讨论)。总的来说,笔者对于利用单一因素解释问题的做法表示怀疑。,尽管笔者有自己的看法,但仍会努力将某些极其主观的观点隐去不谈。 
本书意在处理政治,或者换一种说法,处理国家间关系。尽管本书覆盖众多主题并试图保持化视野,但它并非一部全面的世界历史。比如,对某国国内事务仅仅讨论到其有助于阐明外交政策的程度。同时,本书主要关注高阶政治。这一方面是缘于这样一个事实:决策大多在这一层次作出;另一方面是缘于没有足够的篇幅来探讨各个国家的决策过程。将国家描述为单位的公式化表述,诸如“美国如此行动”或“英国如此认为”等,同样都是出于简化的考虑。 
两个大国——美国与苏联是本书关注的研究对象,因为它们是战后心的两个国家。美国所占篇幅大概多于苏联,部分是因为美国在两强中基本上居于主导地位,同样也因为我们关于开放的美国的了解程度远远大于封闭的苏联。 
笔者所选的阐释方法并不只有利而无害。在此笔者愿意提及一些劣势。历史学家习惯于将真实生活中组成有机整体的各个事件一一分开讨论。也许,对于政治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