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学校的研究所之一。马列所成立五十年来研究成果累累,培养干部和研究人员分布全国,对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纪念国务院这一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决定编辑出版人大马列所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文集,面向马列所在世的新老教师和曾在马列所学习的各届校友征集文稿。《文集》组编过程中,共收到来自陈先达、庄福龄、靳辉明、顾海良、马绍孟、叶险明、刘森林、秦宣、郝立新等65位学者的59篇论文。这些论文都是各位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并已在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发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应。
目录
序
总论
许征帆 试论我们的时代在20世纪发展的主旋律
庄福龄 试论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治学立论的基本功
靳辉明 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的伟大意义
陈先达 岁月无痕人有情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聂锦芳 文本学方法及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运用
顾海良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读解的新视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摘选评价
郑吉伟 恩格斯与《资本论》第一卷——评西方学者在文本上的解读
马绍孟 《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地位
陶文昭 列宁论《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冯景源 唯物史观制定过程中的第二个“哲学之谜”——马克思是怎样剥出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
叶险明 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启示
刘森林 物化与物象化:马克思物化理论的再思考
张云飞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黄继锋 马克思历史观中人的方位探析
俞长彬 钱学敏 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杜林主义斗争史略
粱树发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书写中的三个关系问题
魏小萍 马哲史研究的新资源、新视野、新路径
郭继严 关于开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的几点看法
叶卫平 论完整准确地研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
刘献洲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一次大讨论
张 新 实事求是地理解和评价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
秦 宣 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现代意义
刘佩弦 曾曼西 十月革命后列宁论经济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
唐源昌 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的辩证法
侯衍社 马克思提出和谐社会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启示
汪世锦 论马克思的服务观
杨 奎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科学探索
吴家华 “马克思一恩格斯问题”论析
王 东 赵玉兰 “马克思学”一词源流的新发现
曾枝盛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学问题
杨瑞森 两大理论成果关系的哲学揭示与阐发——兼论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徐 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初探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刘炯忠 怎样才能把对社会及其历史的研究理解为一门科学
郝立新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
荣 剑 论历史观与历史价值观——对中国史学若干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
张丽曼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
张康之 基于人的活动的三重空间——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
方竹兰 论个人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地位
蓝蔚青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
罗文东 历史唯物论与人民主体观
吴学琴 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
张晓华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整体性
钱学敏 钱学森的哲学探索——“大成智慧学”
马克思主义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陈叔平 巴黎公社工资政策的研究
卫 庶 苏联演变与科学社会主义
张 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文本问题
刘怀玉 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旅程——从传统的革命到现代化的改革
陈先奎 滕明政 中国与世界:重新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奚广庆 社会主义应当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民族——关于中共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薛广洲 论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牛旭光 关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及其形成和发展
马健行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思考
王金磊 中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