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治理新理论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研究北极治理问题的性的理论专著。)

价格 11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东莞市博文图书有限公司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问题研究院北极课题组历时4年研究北极治理问题的学术成果。治理专家奥兰·杨教授为该书作序。
本书从“治理理论和体系探索”、“治理机构和行为体研究”、“领域治理的案例研究”三大部分来阐述北极治理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诸多新问题,是对中国政府参与北极治理的立场和态度及其政策定位,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目录

第一部分治理理论和体系探索
第一章变化中的北极与北极治理
第一节变化中的北极概念
第二节治理理论与北极治理任务
第三节北极治理制度的演进
第二章嵌入治理的北极区域治理
第一节地缘政治理论在北极事务中的影响
第二节区域治理逐渐成为处理北极事务的主流
第三节排他性的北极区域治理
第四节嵌入治理的包容性北极治理
第三章北极治理中域内外国家间的互动
第一节对北极理事会治理绩效的评价
第二节北极治理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
第三节北极理事会和北极国家纳入域外因素的策略
第四节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的意义和责任
第四章北极治理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
第一节构建北极治理评估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第二节北极治理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
第三节北极治理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北极治理评估体系的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治理机制和行为体研究
第五章北极治理机制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北极地区的既有治理机制概览
第二节北极既有治理机制的功能评估
第三节北极治理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向
第六章北极问题的治理
第一节法原则:国家主权与共同责任
第二节资源环境治理的政治宣言
第三节性法与北极治理
第四节治理中的政府间组织
第七章区域层面及次区域的治理机制
第一节区域和次区域层面的治理机制
第二节北极理事会
第三节北极五国治理模式
第四节巴伦支欧洲—北极地区合作机制
第八章国家行为体与北极治理
第一节俄罗斯与北极治理
第二节加拿大与北极治理
第三节美国与北极治理
第四节北欧国家与北极治理
第五节欧盟与北极治理
第九章北极治理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第一节原住民非政府组织与北极治理
第二节非政府组织、科学家与北极治理
第三节企业与北极治理
第十章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定位与实践
第一节北极环境治理需要跨区域合作
第二节北极航运开通的前景影响中国
第三节中国参与北极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因
第四节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历程和制约
第五节中国政府对北极治理的立场和态度
第六节北极治理与中国的大国责任
第三部分领域治理的案例研究
第十一章海事组织与北极航运治理
第一节北极航运治理对海事组织的期待
第二节海事组织与海上航运治理
第三节《极地水域航行船舶强制性规则》的制定
第十二章气候外交与北极治理
第一节气候变化和北极治理的协同效应
第二节联合国与气候治理机制
第三节北极区域治理机制和气候问题
第四节气候治理的主要任务
第十三章北极核污染治理的合作
第一节北极核污染的来源及治理的主要目标
第二节北极核污染治理的制度建设
第三节主权国家在北极核污染治理中的合作
第四节组织在北极核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节北极核污染治理的困境和前景
第十四章北极渔业问题现状与治理
第一节北极渔业问题概述
第二节北极渔业治理的目标和挑战
第三节北极渔业争端与现代渔业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制度主导下的多元治理模式
第五节北极渔业治理困境与展望
第十五章北极油气资源的绿色开发
第一节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前景
第二节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油气开发活动治理的机制
第四节北极国家治理实践和合作
第五节北极油气开发治理工作展望
缩略语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世界上规模的环境状态变化正在北极发生。
在未来几十年中,气候的变化将使北极从持续千万年的海洋冰盖变为季节性的无冰海洋,从一个遥不可及的荒原变成一个拥有开阔水域的大洋。北冰洋的改变将创造一个人类从未经历过的自然系统。其演变之剧烈、发展之迅速,远远超出了人们先前的预计。2012年9月北极夏季海冰范围减少再次创历史纪录,达到347万平方公里,而1980年同一月份的海冰范围约为780万平方公里。过去几十年,海冰面积是按照每10年8%的速度缩减。北极地区温度上升、冻土层解冻,以及冰川、冰架大面积融化、海冰面积锐减等现象强有力地证明了变暖对北极海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北极海域导致的冰层融化将会反作用于气候系统,加速引起气候变暖。参见Arctic Council,Arctic Marine Shipping Assessment 2009 Report(AMSA),http://wwwarcticgov/publications/AMSA_2009_Report_2nd_printpdf;参见Arctic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http://wwwaciauafedu/PDFs/ACIA_Policy_documentpdf。自然环境的这种变化影响的将不只是北极地区,而是整个星球。北极的变化,是环境和生态的变化,其影响和后果已经远远超出北极的地理分界线,传递到北极周边地区甚至。人类在北极之外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北极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作为依托于自然而生存的人类,在自然变化来临之日,除了不安,还应付诸行动。与此同时,人类需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生产经验以及社会权力安排来适应新的自然系统,并在不同的认同团体间建立起新的社会治理机制。在变化中寻求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平衡,寻求利益和持续发展的机会。
极地气候变暖加剧了冰盖的消融。人们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对随之而来的资源开采、航道利用、渔业捕捞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备感兴趣。曾几何时,因为北极天寒地冻、人烟稀少,也因为人类的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工业发展并没有大规模染指北极。如今,人类不断提升的探测技术已经发现北极蕴藏着丰富的金矿、钻石和其他矿藏,18%未开采的石油和30%未开采的天然气也集中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在数十年内将使得北极海冰在夏季消失,北极航道的商业利用已经提上世界主要航运公司的日程。
与此同时,环绕北冰洋的五个沿岸国家愈发强势地主张它们对北极地区的主权、主权权利以及管辖权。其他的北极国家、当地居民、社会团体以及非北极国家同样也在发表它们对北极治理的观点。在北极变化过程中,北极地区的人民求发展、求生存、求环境,各种政治和利益团体也求权利、求资源、求利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一旦人们充分了解了来自外界风险的信息,并逐渐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那么采取并实施统一的、必要的措施就变为可能。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杂、组织能力的社会系统,一旦因为条件变化而失去平衡,则必然会在吸纳新的因素、考虑新的成本、期待新的收益的基础上,通过社会间的博弈、妥协过程建立新的制度平衡。目前的北极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自然的变化打破了北极的生态平衡,自然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机会打破了既有的北极社会平衡,而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又打破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平衡。当北极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经济发展机会同时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建立起新的北极治理制度的任务就无法回避了。本书将要展现的就是人类面对北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重建治理制度的过程。
第一节变化中的北极概念
北极在哪里?范围有多大?这是一个确定而又模糊的概念。当我们讨论北极问题时,有必要讨论一下北极的空间范围,以及相关的主要问题。说北极范围是一个明确的地理概念,那是因为地理学上有一个以地球维度划分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