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防暴公民手册

价格 19.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东莞市博文图书有限公司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目录

自救互助  反恐防暴(代序) /1第一部分 了解暴力袭击 /1一、识别暴力袭击的危险和风险 /2
二、识别可能的暴力袭击者 /5
三、了解暴力袭击易发和高发的场所与地点 /7
四、了解暴力袭击易发和高发的季节与时间 /8
五、了解容易被暴力袭击侵害的特点 /9
六、掌握应对和自救的法则 /10第二部分 防范和应对暴力袭击 /15一、防范和应对砍杀暴力袭击 /16
二、防范和应对爆炸袭击 /28
三、防范和应对纵火袭击 /37
四、防范和应对劫持袭击 /49
五、防范和应对枪击袭击 /58 
六、防范和应对恐怖信息袭击 /66
七、防范和应对网络恐怖袭击 /74
八、防范和应对生物化学物质袭击 /78
九、防范和应对放射性物质袭击 /86第三部分 暴力袭击现场的自救和救护 /91一、暴力袭击现场自救和救护的基本常识 /92
二、暴力袭击现场自救和救护的经验和教训 /93
三、砍杀类暴力袭击的现场救护 /95
四、爆炸类袭击的现场救护 /98
五、纵火类袭击的现场救护 /102
六、劫持类袭击的现场救护 /103
七、枪击类袭击的现场救护 /105
八、车撞类袭击的现场救护 /107
九、生化类袭击的现场救护 /109 第四部分 暴力袭击后的心理调适 /111一、暴力恐怖袭击后的心理创伤 /112
二、心理创伤的特点和临床症状 /114
三、心理调适的措施 /116
附录 美国政府发布的民众反恐指南节选 /121后记 /124 

摘要与插图

自救互助    反恐防暴(代序)
  近年来,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和个人暴力犯罪案件高发、频发,造成大量无辜群众的伤亡。典型的如云南昆明 “3·01”暴力恐怖袭击案和福建厦门陈水总公交车纵火案。前者造成了 31人死亡、141人受伤;后者造成了 47人死亡、34人受伤。面对这种形势,为减少这类犯罪的发生及其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群众的被害防范意识和水平,构筑全民反恐防暴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编写了《反恐防暴公民手册》。    为充分发挥这本小册子在当前反恐防暴斗争中的作用,读者可以根据下列情况结合自己工作生活进行阅读:     “第一部分了解暴力恐怖袭击 ”是每一位读者的内容。该部分浅显易懂,只需花上简短的时间,就可以全面了解暴力恐怖袭击和个人暴力袭击的行为规律和基本应对措施,对自身安全和反恐防暴而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部分防范和应对暴力恐怖袭击 ”是第一部分的细化,不仅包括应对主要的暴力袭击行为的防范方法,还包括具体情境的防范和应对。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类暴力恐怖事件和个人暴力事件分别阅读学习,了解每一类暴力袭击方式的应对措施。     “第三部分暴力袭击现场的自救和救护 ”是关于暴力袭击现场自救和施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告诉大家一旦遇到暴力袭击,在现场该如何积极开展自救和施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大家尽可能地减少伤亡。     “第四部分暴力袭击后的心理调适和恢复 ”是关于暴力袭击后被害人心理调适和恢复的内容,以帮助暴力袭击的直接被害人、被害人的家属、目击者以及社会大众如何解脱暴力袭击梦魇的困境,缓解和治愈暴力袭击遗留的心理创伤,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如果有时间全部系统阅读该手册,或在群众反恐防暴的宣传培训中选用该手册做教材,让群众养成反恐防暴的意识,使群众系统地了解反恐防暴的常识、知识和技巧,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手册内容也可供犯罪、现场处置、伤员救护等专业机构参考。
  书摘:
  安全通道,应畅通无阻: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工作学习的场所、常去的休闲娱乐场所,发现安全通道有杂物堵塞或者常年封闭的,要及时向负责人指出,或向消防部门进行咨询、报告。
  平时参与预演,做到临危不乱:生活工作中积极主动参加情景模拟演练,未雨绸缪,当遇到险情时,按部就班地开展自救和救人,才能保持不慌不乱、冷静处置。
  发现纵火迹象和危情,保持镇定: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如驾驶员、保安人员等,能制止火灾发生时及时力所能及地制止和防范。
  及时扑灭小火,避免火势蔓延:对于自己及早发现的小型火情,应当机立断,采用现场可用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防止火势蔓延,酿成大祸。切忌看见小火时乱叫乱窜,置之不顾,导致火势蔓延酿成大灾和拥挤踩踏伤害。
  保持镇定,选择熟悉安全路线迅速撤离:遇火起时要保持镇定,环顾四周及时确定起火点、危险区、安全区和逃离通道,选择逃生方式方法,尽快撤离。切忌慌张慌乱,尽量有序撤离,防止拥挤踩踏伤害。
  尽量使用楼梯安全通道,慎用电梯:利用平时留意的和现场指示的安全通道尽快撤离危险区域。慎用电梯,确定电梯安全并能够快速撤离时才可使用,一般不进入电梯。
  ……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