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印美关系经历了从“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伙伴关系”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三级跳”式的跨越发展。但总体上,在中国实力与影响力上升并明显强于印度的大背景下,印美伙伴关系的战略契合大于战略分歧。“和而不同”将成为印美伙伴关系的常态特征。
目录
第一章印美政治关系()
第一节早期印美关系()
第二节冷战时期的印美关系()
第三节冷战后初期的印美关系()
第四节“9·11”后的印美关系()
第五节印美关系新发展()
第二章印美政治关系基础()
第一节民主价值观:共性?()
第二节印度大国战略的理想、现实与挑战()
第三节美国需要伙伴:霸权的尴尬()
印美伙伴关系研究目录
第三章印美经贸关系()
第一节印美货物贸易()
第二节印美服务贸易()
第三节印美投资关系()
第四章印美经济关系驱动要素与机制化进程()
第一节印度市场潜力为美国提供机会()
第二节印度需求美国的资本与技术优势()
第三节印美经贸合作机制化进程()
第五章印美安全关系发展()
第一节维护印度洋石油通道的安全()
第二节反恐与遏制伊斯兰激进势力()
第三节塑造地区均势()
第六章印美关系中的大国因素()
第一节冷战期间印美关系中的中国和苏联因素()
第二节冷战后印美关系与俄、中、印互动()
第三节美国“再平衡”:中国与印度()
第七章印美关系与巴基斯坦()
第一节冷战期间印巴对抗与美巴结盟()
第二节冷战后美国南亚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巴基斯坦因素的微妙转变()
第四节印巴:从对抗到缓和()
第八章印美关系的核因素()
第一节印度核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印度核政策对印美关系的影响()
第九章印裔美国人与印美关系()
第一节印裔美国人概况()
第二节印度政府对海外印裔政策()
第三节印裔美国人对印美关系的影响()
第十章印美伙伴关系前景()
第一节美国霸权:衰落与借重()
第二节印度的世界多极化诉求()
第三节印美伙伴关系展望()
参考文献()
结语()
摘要与插图
印美政治关系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印美关系冷暖交替、爱恨交织,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冷战期间,这两个国家尽管有相互接触的努力,但由于双方战略目标定位的不同以及对外政策取向的差异,导致彼此误解,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相互疏远状态。价值观上的共性及接近的努力并没有带来疏远状态的明显改变,但由此产生的疏远也没有造成直接冲突与对抗。冷战后,尤其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若即若离的印美关系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从1994年“致力于建立一种新型伙伴关系”的提出,到2001年“致力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2004年“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NSSP),再到2005年“伙伴关系”的出台,所有这一切,均是在近十年内发生的,其速度可谓“”。第一节早期印美关系〖1〗一、二战前的印美关系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历史联系可以追溯到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的“发现美洲之旅”。然而到美国独立战争前的近三百年时间内,双方的联系仅于印度和美洲殖民地士兵与水手之间的纯民间性质。18世纪末,随着双方贸易的不断发展,以1792年美国任命本杰明·乔伊(Benjamin Joy)为驻英印加尔各答领事为开端,印美之间的联系逐渐发展为“半官方性质”。但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双方的领事联系始终处于“非组织的、无效率的、经常变化的”状态,并且“两国都没有从中受益”。MNGulati,What America Did for Indias Independence,(New Delhi:Manas Publications,2004),p169印美伙伴关系研究第一章印美政治关系19世纪以后,双方民间交流增多,美国传教士纷纷涌入印度,印度移民也随后来到美国。由于美国人大多“通过那些怀有特殊利益的传教士、旅行者的肤浅描述、高度想象的文学作品、19世纪早期快船贸易时期流行的陈词滥调、游走江湖的印度马戏团的夸张表演以及与印度人民观点不同的英国政府与媒体”来感知印度,SCTewari,IndoUS Relations,1947-1976,(New Delhi :Radiant Publishers,1977),pp1-2因此美国人眼中的印度形象是消极的。但这并不妨碍印度民族运动领导人争取美国支持的努力。虽然“美国人民始终同情印度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印度政治领导人也始终能在美国找到宣传自己观点的舞台”,SCTewari,IndoUS Relations,1947-1976,p7但美国政府的态度却令印度人沮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自由运动的支持者受到美国政府的严格控制,在美国成立的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有关的团体受到警察的监视。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其“反殖”立场受到印度人的欢迎。印度民族主义者开始与美国政府接近,寻求美国对印度独立的支持。然而,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印美之间官方或非官方的联系有限而短暂,并且大多局限于领事、贸易商、传教士和一些学者”,MSrinivas Chary,The Eagle and the Peacock:USForeign Policy toward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London:Greenwood Press,1995),p11双边关系没有实质进展。二、二战后的印美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印美关系逐步从半官方性质过渡到官方性质,其标志是1941年美国同意与印度互设外交代表。美国在印度设立了部长级外交代表,印度也在美国设立了同等级别的代办,但是隶属英国使馆。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开始从对日作战的角度关注印度。英美两国于1941年8月签署的《大西洋宪章》就“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和权利”达成共识。尽管丘吉尔相随后又明确指出《大西洋宪章》并不意味着印度的自由,然而这注定要成为美国关注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道义支撑。美国政府既要维持与英国的战时同盟关系,又要力促英国政府在印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