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九辑):美国与伊斯兰世界 (本书分别从伊斯兰世界和美国国内的宗教、政治以及对外关系等视角,来审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

价格 36.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6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东莞市博文图书有限公司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是当前关系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9·11”事件后宗教与关系研究迅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本辑分别从伊斯兰世界和美国国内的宗教、政治以及对外关系等视角,来审视这一重要关系。本辑还收录了部分涉及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关系、包括中美关系中宗教因素的研究论文和译著。

摘要与插图

钮松\[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伊斯兰组织向美国海外目标发起了系列恐怖袭击,美国却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并未迁怒于中东伊斯兰国家,但2001年袭击美国本土的“9·11”恐怖事件扭转了美国的态度,政府开始对中东部分国家进行武力打击并谋求建立美式民主,并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美国寄希望通过制度民主的输出来促进中东地区的民主与和平。尽管小政府备受诟病,但也取得一定成效。随着2009年初小总统的卸任,总统对美国的中东民主推进计划进行了一定的修正,2010年底迄今的“阿拉伯之春”促进了美国与欧盟在中东民主化问题上的合作。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的中东民主化政策:宗教与历史的视角尽管美国在对共产主义世界的颠覆活动中不断凸显民主与市场经济两大要素,但其方式却始终克制在和平演变的范畴之内。虽然冷战结束前后的海湾战争使美国获得了在海湾阿拉伯国家驻军的历史机遇,但以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为代表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复兴也因“共产主义的终结”而找到了壮大发展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本·拉登为的“基地”组织向美国海外使领馆、军人和平民发起了系列恐怖袭击,美国却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并未迁怒于中东伊斯兰国家,但是2001年袭击美国本土的“9·11”恐怖事件扭转了美国的态度,美国开始对中东部分国家进行武力打击并谋求建立美式民主,并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大中东民主计划”。随着2009年初小总统的卸任,总统对美国的中东民主推进计划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一、美国中东民主推进的武力方式与
美国冷战后角色及宗教复兴冷战期间,由于存在着两极格局以及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美苏双方尽量保持在军事上的克制,并未因此爆发东西方之间的热战,主要是通过代理人战争来进行间接对抗。尤其是越南战争陷入困境之后,美国开始谨慎使用武力。冷战的结束以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倒向西方为标志。苏联解体之前,苏共戈尔巴乔夫推进的“改革与新思维”实际上已将苏联带上了转型之路,正是在此前提之下,美国在因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导致自身利益受损之时,得到了苏联对盟友伊拉克的放弃以及进行一场打击伊拉克的战争默许,以美国为的多国部队才得以扫清外部的障碍,在1991年发动一场合法的正义战争以阻止萨达姆的侵略行径。但此后的美国历届政府对伊拉克的态度于制裁与打压促变,而非武力推翻政府。美国作为冷战后的大国并谋求建立单极霸权,它对于伊拉克的克制并非出于恐惧使用武力本身,而是由于美国的战略重心飘忽不定,中国、巴尔干、亚太都是美国潜在的“敌人”选项。正是在此前提下,美国领导北约发动了针对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政权的科索沃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并无明显的美国利益,它反映了美国在冷战后面对旧式敌人的奋不顾身。在美国看来,米洛舍维奇政权是前塞尔维亚共产党政权的某种延续,而该政权在科索沃的种族清洗和同化行为激发了美国的人道主义热情。实际上,美国国会后来也意识到,虽然“米洛舍维奇政权通常被标注为以民族主义形式幸存下来的共产主义;但关注到塞尔维亚的产主义也很重要”。美国“误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多人伤亡的事件更是反映了柏林墙倒塌10年后,美国对于共产主义威胁依旧耿耿于怀。从1991年底到2001年9月这10年,美国的战争行为要么是为了驱逐侵略行为,要么是为了打击共产主义形式的政权及其同情者,正义与人权只是美国的工具和理由。由于在科索沃问题上受到俄罗斯的强烈抵制,以美国为的北约在科索沃进行的是一场有限战争,其目标是保障科索沃的自治以及引渡米洛舍维奇本人。科索沃战争是美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