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崛起的步伐加快,邻国外交或曰周边外交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邻国中国观的历史演变遂为急务。与此同时,印度在21世纪的崛起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印关系也已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点。对于学术界和广大读者而言,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目录
绪论〉〉〉_
第一节中国观的基本内涵〉〉〉_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_
第三节研究意义和方法〉〉〉_
第四节基本结构和研究内容〉〉〉_
第一章印度中国观的美好与朦胧期(1840—1949年)〉〉〉_
第一节古代印度的中国幻想〉〉〉_
第二节近现代印度眼中的中国社会与政治风云〉〉〉_
一、同情与揭露:对中国悲惨境遇的反应〉〉〉_
二、尊崇与期望:对中国形象的正面利用〉〉〉_
三、精神视角与政治视角:辩喜与康有为的认知错位〉〉〉_
四、从理解到非议:对国民党的政治观察〉〉〉_
五、从理解到疑惧:对共产党的政治观察〉〉〉_
第三节历史与现实的交汇:MN罗易的中国观〉〉〉_
一、罗易的中国历史观〉〉〉_
二、罗易对中国现实政治的观察〉〉〉_
三、“五月指示泄密事件”:缠绕罗易的重重迷雾〉〉〉_
第四节近现代印度眼中的中国历史与文化〉〉〉_
一、梅农笔下的中国古代文学〉〉〉_
二、两大文明的融合:印度的中印交流观〉〉〉_
三、儒家佛教与“道奥义书”:印度的中国宗教哲学观〉〉〉_
(一)印度学者眼中的儒家思想〉〉〉_
(二)印度学者眼中的道家思想〉〉〉_
(三)印度学者眼中的中国佛教〉〉〉_
第五节从想象与崇敬到批评与展望:泰戈尔的中国观〉〉〉_
一、关于中国文明的整体观察〉〉〉_
二、关于中国命运与中印合作的思考〉〉〉_
目录印度中国观演变研究
第二章印度中国观的升华与转型期(1949—1988年)〉〉〉_
第一节“蜜月期”印度中国观的主流
(1949—1959年)〉〉〉_
一、概述〉〉〉_
二、中国社会面面观〉〉〉_
三、中国政治与经济发展观〉〉〉_
第二节“蜜月期”印度中国观的支流
(1949—1959年)〉〉〉_
一、印度中国观的第一、二派支流〉〉〉_
二、印度中国观的第三派支流〉〉〉_
第三节敬慕、警觉、“惊醒”:尼赫鲁的中国观演变〉〉〉_
一、语带敬慕看中国〉〉〉_
二、心生警觉看中国〉〉〉_
三、“惊醒”以后看中国〉〉〉_
第四节印度主流中国观的大转型(1959—1988年)〉〉〉_
一、中印边界相关问题〉〉〉_
二、“中国的背叛”:中国观转型的心理前提〉〉〉_
三、中国观转型的逻辑展开〉〉〉_
第五节印度非主流中国观的形象反拨
(1959—1988年)〉〉〉_
一、中印关系低潮中的谨慎展望〉〉〉_
二、历史研究领域的中国形象反拨〉〉〉_
三、边界争端起源和“中国威胁论”揭秘〉〉〉_
四、亲历中国者的中国印象〉〉〉_
第三章印度中国观的混杂与激荡期(1988年至今)〉〉〉_
第一节印度如何看待中国崛起〉〉〉_
一、定位中国形象的不同声音〉〉〉_
二、中国经济发展观〉〉〉_
三、中国军事发展观〉〉〉_
四、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观〉〉〉_
第二节近年来印度英文媒体的对华报道〉〉〉_
一、2004—2010年印度对华报道的基本脉络〉〉〉_
二、近期印度媒体对华报道的基本动向〉〉〉_
三、印度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原因和中国的对策〉〉〉_
第三节Chindia:21世纪的“中印大同”〉〉〉_
一、“中印大同”的滥觞和演变〉〉〉_
二、从“中印大同”到中印“地缘文明范式”〉〉〉_
三、“中印大同”的是是非非〉〉〉_
第四节印度作家和记者的中国观〉〉〉_
一、印度之眼看中国:普兰·苏里的中国观〉〉〉_
(一)中国魂:寻找之旅的主题〉〉〉_
(二)佛道儒:对文化中国的思考〉〉〉_
(三)“咄咄逼人的本性”:对现实中国的观察〉〉〉_
二、“雾里看花”:印度记者艾蓓的中国观〉〉〉_
(一)政治优先:意
摘要与插图
绪论印度中国观演变研究第一节中国观的基本内涵
进入本书即近代以来印度中国观演变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对“中国观”这一概念进行辨析,以厘清研究思路。
分析中国观这一概念,还得先对其中的“观”字进行说明。《现代汉语词典》对该字的释义为:“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63页。因此,中国观中的“观”便与“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或“景象或样子”(即“形象”)这些含义相对应。
再看英语中对“观”的相近表达。从下边一段关于印度中国观的引文中不难看出,与“观”相近的词语似乎应该包括image,perception,approach和view等。这是当代印度汉学家KP古普塔(Krishna Prakash Gupta)于1972年发表的《从社会历史视角分析印度的现代中国观》一文的英文摘要:
Dominant Indian approaches to China have been marked by empathy emanating from visions of Asian unity and resurgenceAt no stage has this been reciprocated by ChinaThis paper surveys SinoIndian images at various periods in the last seventy yearsIndias initial quest for a united spiritual front,subsequently transformed into the ideal of political coexistence,is contrasted with Chinas Sinocentric images of cultural superiority and indifference to Indian valuesThis remained true even at the apex of the Bhaibhai period when Indians spontaneously accepted China as an alternative model of development,but China continued to reject the Indian experiment,notwithstanding certain deceptive gestures of 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mesChinas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1962 war have not affected this fundamental asymmetryThe latest evidence is also examined with reference to SinoIndian perceptions of each other during the Bangladesh liberation movementKrishna Prakash Gupta,“Indian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aI:A SocialHistorical Analysis,”China Report,Vol8,No4,JulyAugust,1972,p29(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作为名词,image有“心象、意象、形象、观念”等意思,perception表示“感觉、知觉、了解、领悟力和理解力”等意思,view则有“个人的意见,对某事的态度,对某一问题的想法或见解”等意思。上述三词的释义分别参见《牛津现代英汉双解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67、830和1282页。approach表示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认识事物的态度,也可表示对事物的认识或理解。
仔细阅读古普塔的文章,可以发现很多包含image,perception和view等词以表述中印相互认知的短语,例如:Indian perception,shared and reciprocal images,Indias favourable images of China,images of China,Indias China image,Sinocentric image,Nehrus image of China,Nehrus view of China,perceptions of China,Indias mainstream perception of China,Indianized image of China,dominant Indian image of China,unfavorable image of India等等。这些例子说明,古普塔基本是在同义或近义的基础上运用image,perception或view三个英语词汇来表达印度与中国的相互认知。这种相互认知可以顺理成章地分解为印度的中国观或中国的印度观。再看一例,另一位印度学者在研究中印关系史的著作中有这样一句话:“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