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价格 42.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将温州地区与欧美、港台地区的高等教育中文教材作为孙鹏程、施晓武、杜彬彬的研究对象,考察其内在的知识话语。需要指出的是,他们将高等教育论的相关知识与中文教材、文学史研究相结合,似乎是一项“正当时”的工作,正如陈平原教授在2012年所说,“依我浅见,21世纪人文学各学科,将从‘教育的突破’那里获得很大的收益。除了‘教育学’兼及理论与实践,涉及面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因其目前水平不高,容易取得突破。在与心理学、语言学、政治学以及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的对接中,教育学有可能突飞猛进,成为下一个‘显学’。面对文学史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诸位若有兴趣翻阅《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或者看看我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的长文《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2009年第6期,2010年第1期),当能明白这一点。

目录

绪论 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方法
上篇 当下的意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教材写作
第一节 重构起点:温州地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与文学研究传统
第二节 大陆范本: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第三节 境外回响:港台模式与英美模式兼具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篇 理论的自觉:文艺学教程研究
第一节 大陆样本:《文学理论要略》
第二节 欧美教程:《批评的视角》
第三节 港台话语:《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等教材特点
第四节 未来的困惑:的文学理论教程及其书写困境
下篇 永恒经典与多元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与外国文学教材
第一节 大陆的《中国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研究:人文关怀与方法探索
第二节 欧美的汉学研究及其英美文学研究:对异域的好奇与多元文化
第三节 港台的传统中国文学研究与西洋文学概论:中西学术的细致探究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