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田全金所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俄国 文化》采用比较研究和阐发研究的方法探 讨白银时代精神复兴的渊源。主要从陀思 妥耶夫斯基与“复兴”时代的精神危机, 罗扎诺夫、舍斯托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研究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们的影响,梅 列日科夫斯基、扎米亚京的创作与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 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白银时代的精神启 迪以及白银时代思想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 的继承和扬弃,涉及政治哲学、宗教哲学 和艺术哲学等重要领域。涉猎国内研究极 少涉及的两者关系的丰富内涵,并加以系 统梳理。附录介绍白银时代作家批评家在 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对于理解白银时代的 意义颇有参考价值。
目录
序
导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白银时代的文化复兴
第一章 旋转的路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兴”时代的精神危机
第一节 政治哲学
——构建一个善的国家
一、现代化、民族传统与西方
二、人的奴役与自由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乌托邦
第二节 宗教哲学
——信仰对理性的规训
一、信仰、理性与恶的起源
二、东正教与普世基督教
三、神人与人神
四、精神的诞生
第三节 艺术哲学
——自由之美的追求
一、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二、诗的神圣性与诗人的先知一司祭本色
三、诗学问题
——从悲剧小说到复调小说
第二章 自由的诗学——罗扎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
第一节 罗扎诺夫的学术历程
一、通往哲学家之路
二、“性”的发现与宗教
三、个人经验与对历史的审美理解
四、罗扎诺夫笔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二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艺术和艺术追求
一、“亲切源于堕落”
二、文学的精神价值与创作的双重灵感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与生活—土壤
第三节 宗教哲学与作为哲学家一先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基督与真理、石头与面包
二、堕落与辩证法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和谐”与索洛维约夫的“教会合一”
四、科学、半科学与个人瘙痒
五、作为先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四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政治问题
一、经济与社会问题
二、暴力与虚无主义
三、俄罗斯民族特性以及“问题的俄罗斯式解决”
第五节 漂泊者的寻根
——罗扎诺夫的文艺思想和影响
一、文艺思想和批评方法
二、罗扎诺夫思想的影响及著作的译介
第三章 悲剧的哲学——舍斯托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第一节 舍斯托夫学术历程
一、走向文学-批评
二、哲学思辨和神学研究
三、现代的约伯
第二节 舍斯托夫笔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哲学与布道
二、悲剧与日常性
三、善恶的此岸与彼岸
四、第一视觉与第二视觉
第三节 舍斯托夫的思想、方法和影响
一、舍斯托夫的双重真理观:启示的真理与科学认识
二、舍斯托夫思想的影响与著作的传播
第四章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基督与反基督”——以《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为分析对象
第一节 梅列日科夫斯基笔下的反基督与尼采
一、异教价值观与尤利安身上的“尼采味”
二、战斗的尤利安与尼采的强力意志思想
三、尤利安身上的“尼采评价”
第二节 梅氏笔下的反基督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苦难与信仰的矛盾
二、梅氏“反基督”身上的理性与信仰
第三节 梅氏笔下的反基督与新宗教意识
一、“融合”思想与梅氏笔下的反基督
二、梅氏“反基督”及其关于“融合”的思考
第五章 扎米亚京《我们》: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第一节 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形成与基本特点
一、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形成
二、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我们”和“我”
一、物与人:人的物化
二、集体与个人:个性与感情的毁灭
三、客体与主体:寻找失去的“我”
四、客体与主体关系的异化
第三节 恺撒王国与精神王国
一、物质财富与“水晶宫”
二、文艺创作与精神自由
三、科学的规训与异端的权利
四、生存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