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五千年,留下了众多精彩纷呈的传统艺术,每项艺术门类背后都不乏有趣的文化知识点。缤纷艺术分册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内容涉及艺术知识、艺术趣闻、名人轶事等,着意挖掘其中的文化知识,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解答。本书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读物,主要读者对象为青少年。
目录
1 有一种音乐让孔子听了之后“三月不知肉味”,你知道是什么音乐吗?
2 西方人用哆雷咪发嗦啦(123456)作音阶,我国古代用什么表示音律?
3 简谱和五线谱都是近代由西方传入的,我国古代的乐师用什么来记谱呢?
4 《新唐书》记载:“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在古代,音乐为什么会有雅俗之分呢?
5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为什么会被用来形容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呢?
6 我们都知道西方的交响乐激昂恢弘,中国古代有没有类似交响乐的音乐形式呢?
7 八音盒是由西方人发明的机械音乐盒,我国古代音乐也有八音分类之说,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8 “滥竽充数”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竽是一种怎样的乐器?
9 为什么“琴瑟和鸣”被用来形容夫妻感情好?与这两种乐器有什么关系?
10 古筝和古琴都是典型的古代乐器,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11 古文中常常出现“丝竹”二字,如“无丝竹之乱耳”“缓歌慢舞凝丝竹”,“丝竹”到底是什么呢?
12 唐代诗人李贺曾在《李凭箜篌引》中对箜篌的音色给予极高的评价,你了解这种乐器吗?
13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流传千古的长诗,琵琶是一种怎样的乐器?一般弹奏于什么场合?
14 月琴这种民间乐器自晋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它的命名与月亮有关系吗?
15 口琴是现代十分流行的小型吹奏乐器,据说这种西洋味十足的乐器源自中国,真是这样吗?
16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为什么汉代宫廷所奏的多为胡乐胡曲呢?
17 《梅花三弄》和《阳关三叠》都是我国古代名曲,其中的“三”表示什么意义?
18 《十面埋伏》的曲子听起来就给人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这支乐曲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19 《广陵散》是一怎样的曲子?为什么“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要在死前演奏它?
20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为何成了亡国之音?
21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的“二泉”是指两汪清泉吗?
22 早期舞蹈只是出于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吗?中国的舞蹈大约是什么时期产生的?
23 汉代美女赵飞燕以跳“掌上舞”著称,她真的能在人的手掌上翩翩起舞吗?
24 舞蹈发展到唐代突然有了历史性突破,与前几朝的舞蹈有很大不同,这是为什么?
25 我国古代的歌舞表演者中有男演员吗?
26 孔雀舞是一种什么舞?为什么傣族人喜欢跳孔雀舞?
27 古代将戏曲班子称作“梨园”,戏曲和“梨”这种水果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28 古典戏曲表演中的水袖是一种什么样的袖子?与水有关吗?
29 西方戏剧中有“幕”和“场”的区别,中国古代戏剧中有这样的区分吗?
30 《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历真有窦娥此人吗?
31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为什么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32 昆曲是我国的一种古老剧种,“昆”字是指地名还是音律呢?
33 京剧角色中的“丑角”是因为扮演者长相丑陋而被如此称呼吗?
34 俗语常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那么在京剧中,红脸和白脸各自代表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35 古典戏剧中为什么会有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这样的反串表演?
36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唱”和“念”我们很好理解,“做”和“打”又分别指什么呢?
37 秦腔和信天游都是生根、成长在三秦大地上的民间艺术,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38 黄梅戏是一种曲调优美的地方戏曲,它的命名和黄色的梅花有关系吗?
39 凤阳花鼓是一种怎样的民间曲艺?
40 双簧是一种的传统曲艺形式,它因何命名?有什么特点?
摘要与插图
18 《十面埋伏》的曲子听起来就给人金戈铁马 的肃 杀之气,这支乐曲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十面埋伏》是一动人心魄的古曲,表现了楚 汉相争、垓(gai) 下之围的场面,凸显了乐曲激烈雄壮、复杂多变、富 于戏剧性的特点, 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曲的代表作。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之后,推翻秦朝的起义军 领刘邦和项羽为 了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在争斗过程中,英 武善战的项羽一 再刚愎自用、错失良机,刘邦则老谋深算、善用人才 ’逐渐由劣势转为 了优势,并赢得了胜利。这场争斗的一战即 垓下之围,产生了 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如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
垓下决战之际,刘邦的三十万汉军将项羽的十万 之众团团围住。
半夜时项羽突然听到汉营唱起了楚歌,以为楚地已经 陷落;被困的楚 军昕到楚歌,思乡心切,斗志瓦解,纷纷逃散。 项羽身边仅剩下 一千多人,决定黎明突围,返回江东。此夜,项王慷 慨悲歌:“力拔山 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i)不 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 若何?”众人泣涕,莫能仰视。虞 姬是—直陪侍在军中的项王爱妾, 她自知难与项王一同突围,便自刎 于军中。项王率八百骑兵连夜突围 外逃,汉军以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与汉军激战数次,逃到乌江边时只 剩下他一人一骑,他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自刎而 死,汉军取得了终的胜利。
有意思的是,对垓下之围的文学和史学记述大多 是站在楚军角 度,以项羽为叙事主体,凸显英雄末路之际的悲壮。
另一的琵 琶曲《霸王卸甲》也是以此为主题的。而《十面埋伏 》的叙事主体则是 汉军,整乐曲主要表现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 景,因此有一种 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19 《广陵散》是一怎样的曲子?为什么“竹 林七 贤”之一的嵇康要在死前演奏它? 魏晋之际的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 涛、王戎七人被称 为“竹林七贤”。关于他们流传有很多故事,嵇康死 前演奏《广陵散》 便是其中之一。
嵇康受钟会的陷害,被司马昭处以死刑。在临刑 之前,他拿起琴 弹了一曲《广陵散》,弹完后长叹一声:“以前袁孝 尼想向我学这曲 子,我没有传授给他,现在我死了,世间就再也不会 有这曲《广陵散》 了啊!”能够从容不迫地在临死之前弹琴,这本身就 表现出嵇康不同 寻常的气度,他不会在丑恶与黑暗面前流露出任何畏 惧和怯懦。他以 弹琴时的从容不迫昭示了自己生命的高贵。
那么,嵇康弹的为什么是《广陵散》而不是其他 的曲子呢?关于 《广陵散》,主要有这样两种传说:一是认为《广陵 散》就是《聂政刺 韩王曲》(聂政是战国 时期的刺客),这 曲子是聂政在假扮乐师 刺杀韩王之前演奏的, 因此曲中所表现的是一 种慷慨激昂的杀伐之 气。二是相传该曲是由 鬼魂传授给嵇康的。据 说嵇康有一天晚上在旅 舍里弹琴时,空中飘来 一个声音,称赞他弹得好。嵇康并不害怕,而是邀请 鬼魂来探讨音乐。
于是鬼魂就把这一曲《广陵散》传授给了嵇康,并和 他约定不能传授给 别人。将这两种传说综合起来看,《广陵散》具有一 种重视个人生命价 值的激越慷慨的特性。
《广陵散》在嵇康死后真的失传了吗?据说嵇康 的外甥袁孝尼曾 经在嵇康弹奏《广陵散》时在门外偷听,但是尚未听 完就被嵇康发现 了,所以他只听到了三十三段。后来袁孝尼自己补上 了八段,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