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本《中华茶艺(上)》教材,在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站在中华茶艺传播和交流的角度,审视中国茶艺的历史、文化、美学价值和影响,力求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显示和还原;
——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有关茶艺的基本理论问题,关于中华茶艺的文化根源与流变,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做出了科学的判断;
——本书中讲述的茶艺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既继承了现有的成果,又根据实践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依据中华茶艺的哲学理念与审美要求,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变”与“不变”的原则,对茶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硬性要求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新的见解。
目录
第一章 茶艺概论
第一节 “茶艺”词源与演变
第二节 茶艺的多种解说与准确定义
第三节 茶艺、茶道与茶俗的异同
第四节 茶艺的分类原则与类型
第五节 茶艺与茶艺馆、茶艺师
第二章 茶艺简史
第一节 唐前:茶艺的萌芽
第二节 唐代:茶艺的形成
第三节 宋代:茶艺的发展
第四节 元明清:茶艺的普及
第五节 现当代:茶艺的弘扬
第三章 茶艺美学
第一节 中国茶艺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茶艺美学的主要走向
第三节 中国茶艺美学的复合基因
第四节 中国茶艺美学的总体特征
第五节 中国茶艺美学的具体体现
第四章 茶艺礼仪
第一节 茶艺仪容
第二节 茶艺仪态
第三节 茶艺礼节
第四节 茶艺语言
第五节 特殊礼仪
第五章 茶艺要素
第一节 雅境
第二节 佳客
第三节 精茶
第四节 美器
第五节 真水
第六节 妙艺
第七节 品鉴
第六章 茶艺技巧
第一节 茶艺器具
第二节 茶艺手法
第三节 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泡茶时间
第四节 泡茶程序和品赏技巧
第七章 基本茶艺
第一节 绿茶茶艺
第二节 白茶茶艺
第三节 黄茶茶艺
第四节 青茶茶艺
第五节 红茶茶艺
第六节 黑茶茶艺
第七节 花茶茶艺
第八章 其他茶艺
第一节 调饮茶艺
第二节 民族茶艺
第三节 民俗茶艺
第四节 技能茶艺
第五节 时尚茶艺
第九章 茶艺运用
第一节 茶艺的家常运用
第二节 茶艺的茶艺馆运用
第三节 茶艺的办公运用
第四节 茶艺的规范与变通
第十章 茶艺传播
第一节 茶艺传播途径
第二节 亚洲茶艺
第三节 欧美茶艺
第四节 非洲茶艺
第五节 其他地区茶艺
摘要与插图
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5)闻香杯。闻香杯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人品茗杯后,闻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见图6—5)。
(6)杯托。杯托是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见图6—6)。
①盘形杯托,托沿矮小呈盘状。
②碗形杯托,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
③高脚形杯托,杯托下有一圆柱脚。
④圈形杯托,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7)盖置。盖置是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利用它,既可保持盖子的清洁,又可避免沾湿桌面(见图6—7)。
①托垫式盖置,形似盘式杯托。
②支撑式盖置,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8)茶碗。茶碗是泡茶器具,也可盛放茶汤做饮用的器具。
①圈底茶碗,碗底呈圆形。
②尖底茶碗,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9)盖碗。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为泡饮合用器具,也可单用(见图6—8、6—9)。
(10)大茶杯。大茶杯是泡饮用器具,多为长筒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见图6—10)。
(11)同心杯。同心杯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见图6—11、图6—12)。
(12)冲泡盏。冲泡盏是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盏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二、茶艺辅助用品
茶艺辅助用品是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辅助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桌布。桌布是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见图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