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
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励精图治,历经二十多年才得以完成。
多学科、大跨度、高难度,学术思想新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工程。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本书承载了中国五千年丰厚深湛的农业文明。每个分卷都是一部区域饮食文化通史,脉络清晰,内容厚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启迪文明,继往开来,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画卷。
本书以可靠的史料为基础,辅之以考古发掘,从原始社会时期至现当代的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兼述东北地区各民族风貌,呈现了葱茏丰厚、具有鲜明的“关东饮食”,重点阐述了移民文化对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和满汉席的源流,总结出雪域地区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1
第一节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概述 /3
一、区域范围与历史沿革 /3
二、主要食物原料构成 /4
第二节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8
一、地广人稀,食物资源充足 /8
二、民族性特征及民族饮食文化的辐射性 /9
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11
第二章 原始社会时期饮食文明之肇始 /15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 /16
第二节 饮食来源方式及原料分布 /20
一、东北先民的饮食来源及获取方式 /21
二、食物原料的种类 /25
三、食物原料的分布 /27
第三节 生产工具与生活器具 /30
一、生产工具的使用 /30
二、生活器具的应用 /31
第四节 饮食文化思想的萌起 /33
一、饮食审美意识的初步觉醒 /33
二、饮食与原始崇拜 /35
第三章 先秦时期东北各部族与农牧业生产 /37
第一节 东北诸族及与中原的关系 /39
一、先秦时期的东北部族 /39
二、东北各部族与中原的关系 /44
第二节 发展中的东北农牧渔业 /46
一、粗放及缓慢发展的农业 /46
二、渔业生产及山野采集 /49
三、狩猎与畜牧业的结合 /50
第三节 食具种类增多,酿酒技术出现 /51
一、食具种类的不断增多 /51
二、酿酒技术的出现 /52
第四章 秦汉至北朝民族变迁及饮食文化体系初创 /55
第一节 东北地区民族的演变及与中原的交流 /56
一、东北地区民族的演变 /56
二、中原政权对东北少数民族的影响 /63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饮食生活的时代特征 /64
一、多种经济形态并存 /64
二、北方饮食文化体系的初创 /68
三、与中原饮食文化的关系 /74
第五章 隋唐东北各部族及渤海国崛起 /77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东北各部族 /78
第二节 渤海国的崛起及饮食文化的发展 /81
一、渤海国的建立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81
二、渤海国人的生计方式及食物来源 /84
三、渤海地区的生产工具 /87
第六章 辽金元三大民族入主中原的饮食文化 /89
第一节 辽代契丹的饮食文化 /90
一、契丹族的生计方式和食物来源 /90
二、契丹族的饮食器具 /99
三、契丹与中原的饮食文化交流 /102
四、饮宴中的权谋与赏军 /103
五、辽代君王的四时捺钵制度 /104
第二节 金代女真人的饮食文化 /106
一、女真各部与金朝的建立 /106
二、女真的农业发展与饮食结构 /108
三、生产工具与饮食器具 /112
四、金代榷场的设立与饮食文化交流 /115
第三节 元代东北地区蒙古族人的饮食文化 /116
一、蒙元政权的建立 /116
二、元代东北地区蒙古族人的生计方式 /117
三、 元代东北地区蒙古族人的饮食结构与食俗 /122
第七章 明代东北各民族由渔猎向农耕转型 /127
第一节 明朝统治下的东北地区饮食生活 /128
一、东北各民族的主要生计方式 /128
二、明政府与东北各民族的贡市贸易 /132
第二节 明代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 /134
一、由“引弓之民”走向“尚俗耕
摘要与插图
东北地区大面积的森林,在经受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巨大生态改变之后的今天,仍有1700万公顷的广大天然林区,占全国森林总资源的60%。东北地区蕴藏了品种和数量众多的飞禽、野兽以及鱼类资源,据不统计,东北地区14—19世纪见诸文录的,确曾被人们用作过食料的食物资源的大致情况是:禽类70余种,畜兽类50余种,鱼类100余种,植物果实类60余种,菜蔬类100余种,谷物类40余种。1 东北地区拥有的物产之丰富和食物原料品种之众多,是历其他饮食文化区难以比肩的。例如,粮食品种有沙谷、芝麻谷、稷、蜀黍(高粱)、黏蜀黍、稻、秫、小麦、荞麦、稗、玉蜀黍、苏子、大豆、小豆、绿豆、芸豆等20多个品种。蔬菜有豌豆、蚕豆、豇豆、扁豆、菜豆、豆、葵、韭、葱、蒜、崧、芥、芹、菠薐菜、萝卜、苤蓝、黄瓜、茄、倭瓜、蕨、薇、黄花、红花等。菌类有木耳、猴头菇、口蘑、黄蘑、元蘑、花菇、松蘑等。其中可常入馔的鲜美野蔬和菌类就有数十种之多,加上栽培品种,总数当不在百种之下。
肉类有猪、牛、羊、鸡、鸭、鹅等,加上可狩猎的禽兽,总数大大超过百种,其中熊、(hān,驼鹿)、鹿、飞龙、沙半鸡、雉、蛤什蟆等为珍贵食材。而且蛤什蟆油为清代贵家名馆大宴及清代所谓“满汉全席”的必备珍品,京师有“一碗之费,白金半流”2 之誉,见于文录的即在百种以上。其中名的敖花(鳜)、鲫花(长于普通鲫)、鳊花(鲂,形略近武昌鱼)、哲禄(蚱鱼)、发禄、雅禄、铜禄、胡禄(又名白兔),号称“三花五罗”,实为食中美味。而鳟鲤鱼(秦王鱼、鲟鱼、长鼻鱼)为巨鱼,重可逾千斤,肉味鲜美,头骨尤贵,向为皇华大筵必备之肴,“觯鳇头骨,关内重之,以为美于燕窝”3 ,此外还有作为黑龙江名特产的达发哈鱼(大马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