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
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励精图治,历经二十多年才得以完成。
多学科、大跨度、高难度,学术思想新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工程。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本书承载了中国五千年丰厚深湛的农业文明。每个分卷都是一部区域饮食文化通史,脉络清晰,内容厚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启迪文明,继往开来,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画卷。
部从“史”的角度出发,有关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史的学术专著。以文献为基础,引用*的考古成果,阐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北地区八千多年的饮食文化发展历程,总结该地区多民族融合、胡食盛行、清真饮食兴起等丰富的饮食文化的内容。
目录
前 言序言
鸿篇巨制 继往开来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序
卢良恕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她以的生命力佑护着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并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饮食风尚,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地域文化,她以农耕文化为基础,辅之以渔猎及畜牧文化,传承了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明,为中华民族铸就了一部辉煌的文化史。序言
? ?鸿篇巨制 继往开来
?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序
? ?卢良恕
??
?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她以的生命力佑护着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并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饮食风尚,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
?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地域文化,她以农耕文化为基础,辅之以渔猎及畜牧文化,传承了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明,为中华民族铸就了一部辉煌的文化史。
? ?但长期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相对滞后,在的学术研究领域没有占领制高点。一是研究队伍不够强大,二是学术成果不够丰硕,尤其缺少全面而系统的大型原创专著,实乃学界的一大憾事。正是在这样困顿的情势下,国内学者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发愤用自己的笔撰写出一部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与撰写本书的专家学者携手二十余载,潜心劳作,殚精竭虑,终至完成了这一套数百万字的大型学术专著——《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一书,时空跨度广远,全书自史前始,一直叙述至现当代,横跨时空百万年。全书着重叙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至今的一万年左右华夏民族饮食文化的演变,充分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是地域文化这一理论学说。
? ?该书将中国饮食文化划分为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中北、京津等十个子文化区域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各区域单独成卷,每卷各章节又按断代划分,分代叙述,形成了纵横分明的脉络。
? ?全书内容广泛,资料翔实。每个分卷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缘、生态、物产、气候、土地、水源;民族与人口;食政食法、食礼食俗、饮食结构及形成的原因;食物原料种类、分布、加工利用;烹饪技术、器具、文献典籍、文化艺术等。可以说每一卷都是一部区域饮食文化通史,彰显出中国饮食文化典型的区域。
? ?中国饮食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烹饪学、考古学、文献学、食品科技史、中国农业史、中国文化交流史、边疆史地、地理经济学、经济与商业史等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支撑及合理分布,使本书具有颇高的学术含量,也为学科理论建设提供了基础蓝本。
? ?中国饮食文化的产生,源于中国厚重的农耕文化,兼及畜牧与渔猎文化。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清晰地说明了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农耕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并由此生发出一系列的人文思想,这些人文
摘要与插图
中国是世界上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人类历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文明之一,有着从未间断的绵延历史。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西北地区的饮食文化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从距今8000年的伏羲时代开始,生生不息传承至今。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一说起源于祖国几何中心的甘肃省天水市,并由此向周边地区传播。伏羲时代已经由传统的自然采集及渔猎经济向定居的农牧业经济过渡,创造了诸多的饮食文明。其中粮食作物“黍”与“粟”的人工栽培,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包括菜籽油的食用。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肉类生产也有了快速的发展,以人工饲养猪、牛、羊、鸡、狗等家畜为代表,使日常的饮食生活平稳有序。而传统采集和渔猎活动的继续,使西北地区的饮食生活多姿多彩,极大地丰富了饮食文化的内涵。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北地区享受到西方饮食文化的成果,外来文化和食物品种的传入,使这里的饮食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点。胡食的兴起,香料的广泛使用,多民族的团结融合,清真饮食文化的异军突起,使得西北饮食文化色彩斑斓,独树一帜。
悠久的中国饮食文化,与世界饮食文化一样,大体经历了由“茹毛饮血”到今天各具的现代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饮食文化始终处于世界饮食文化的领先地位,大体从距今1400万年的开远腊玛古猿开始,历经了距今250万年的“东方人” 1 、距今204万—201万年间的“巫山人” 2 、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3 、距今65万—50万年间的“蓝田人” 4 、距今60万—50万年间的“北京猿人”、35万年前的“南京人”、距今20万—10万年间的辽宁“金牛人”、距今10万—5万年间的“许昌人”、距今4万—1万年间的北京“山顶洞人”等,以及当代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提出的“远古的伏羲、炎帝时期” 5 ,文献记载以黄帝为代表的“五帝时期” 6 、距今4070年的夏王朝时期 7 、1911年推翻帝制后的民国时期,一直延伸到改革开放的21世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饮食文化进化体系。从中华先民们使用火,并用火烧熟食物开始,发展到今天,是从夏王朝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在“以农为本”的国策下,饮食文化提升到了的地位,人们对饮食文化产生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