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六十年-(全2册)

价格 24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5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文学遗产六十年(套装全2册)》包括《文学遗产》杂志创刊六十年纪念文章的汇编和《文学遗产》六十年纪事的初编。
  《文学遗产六十年(套装全2册)》通过这些文章和纪事,不仅可以亲切体味作者对自己学术经历的回忆和治学经验的总结,得到金针度人的奥秘;而且可以真切感受《文学遗产》杂志以及古典文学研究数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增加对人生和学术的理解,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文学遗产六十年(套装全2册)》还附录了数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学者题赞,亦有重要的文献及收藏价值。

目录

纪念文汇
曹道衡 徐公持 回忆余冠英先生
程毅中 我与《文学遗产》六十年
罗宗强 求实严谨创新
刘世德 六十年情缘
卢兴基 风雨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文学遗产》六十华诞感言
黄天骥 我们的摇篮——兼谈对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些认识
吕薇芬 副刊·季刊·双月刊
曾枣庄 《文学遗产》也是一份文学遗产
孙昌武 《文学遗产》——我的课外教材
陈铁民 与《文学遗产》往来杂忆
徐公持 忆陈翔鹤先生
石昌渝 赞《文学遗产》
陶文鹏 乐做学者的知音
王学泰 走过一个花甲的《文学遗产》
杨明 王运熙先生和《文学遗产》
李剑国 专精之学的学术殿堂——纪念《文学遗产》六十年历程
祝尚书 譬如北辰,众星拱之——《文学遗产》六十年志庆
孙逊 发现和培养新人是学术期刊的职责和使命——纪念《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周年
陈庆元 敬畏学术——我和《文学遗产》结下的五十年不解之缘
杨义 构建返本还原的古典学——检视我在《文学遗产》上的足迹
葛晓音 我和《文学遗产》
陈洪 谨严·多元·创新——《文学遗产》一甲子盘点
陈大康 六十年辛苦不寻常
莫砺锋 我心中净的学术园地
胡大雷 一次风气的盛会——记全国次“文学史观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
卢盛江 《文学遗产》六十周年的几点思考
廖奔 《文学遗产》里外观
詹福瑞 我对《文学遗产》编辑的印象
赵敏俐 坚持真理、独立思考是学术的生命——以《文学遗产增刊》的两篇论文为例
郭英德 一段历史的闪光碎片——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文学遗产》
谢思炜 读书问学三十载——回忆《文学遗产》对我的栽培
陈桐生 敬业与创新:我对《文学遗产》的两点印象
傅刚 《文学遗产》六十周年感言
罗时进 三十年,我和《文学遗产》一起走过
王长华 六十年来《诗经》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以《文学遗产》刊发《诗经》研究论文为主要讨论对象
吴小平 学术结缘,合作增辉
关爱和 《文学遗产》对我的影响与帮助
吴承学 似是故人来
尚永亮 钟书林 导向与开拓:《文学遗产》与古代文学研究——以《文学遗产》十年(2004~2013) 刊文为例
张宏生 盘点行迹
李玫 感念与祝福——写在《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周年之际
梅新林 《文学遗产》:基于学术史视角的回顾与前瞻
戴伟华 一往有深情
张伯伟 六十年间几来往——我与《文学遗产》
普慧 21世纪《文学遗产》发表佛教文学论文之回观
王兆鹏 《文学遗产》六十年来所刊唐代文学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张新科 王晓鹃 专业期刊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以二十一世纪十五年《文学遗产》刊发唐前文学研究论文为例
钱志熙 《文学遗产》和我的学术生涯
傅道彬 《文学遗产》与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和学术示范
胡可先 《文学遗产》与古典文学研究的视域开拓
郭杰 《文学遗产》照亮我的学术之路
李浩 岁寒心——我记忆中的《文学遗产》
刘勇强 掘藏臆说:发现性研究
戴燕 文学史的进与退
廖可斌 淡定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
朱万曙 文心·文情
杜桂萍 学科气质、学术生长与学术期刊建设——《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年有感
汪春泓 我心目中的《文学遗产》
王德华 特殊政治语境下的学术持守——陈翔鹤先生主编《文学遗产》十年有感
陈引驰 古典文学研究散思——《文学遗产》2011年编委扩大会议(北京)的发言
潘建国 作为学术史和学人史的《文学遗产》六十年
刘宁 《文学遗产》给予我的学术启迪
马银琴 成长的摇篮,指路的明灯——纪念《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周年
学人题赞
《文学遗产》六十年纪事初编(1954~2014)
凡例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