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学与文学思想

价格 5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经学是两汉思想文化的根本和主体,而两汉时期的文学乃是依附于经学之上求得自身的发展。如此,“汉代经学与文学创作、文学观念”的问题,就是研究两汉文学必须要做的工作。本书以“经学与文学”为观照视角,系统深入地研讨两汉经学与文学创作、文学思想的关系,从而明确汉代文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全书十五章,章次依序一体编排,分为“两汉经学与《诗》学思想”、“两汉经学与辞赋文学思想”、“谶纬思潮与两汉文学思想”三编展开。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目录

绪言
上编 两汉经学与《诗》学思想
第一章 四家《诗》说的共同旨趣
第一节 三家《诗序》和《毛诗序》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四家说《诗》同大于异
第三节 四家说《诗》的基本方式
第二章 《毛诗大序》、《礼记·乐记》的文学思想意义
第一节 《毛诗大序》、《礼记-乐记》的作者与时代问题
第二节 《毛诗大序》、《礼记-乐记》文艺思想的相通之处
第三节 《毛诗大序》、《礼记·乐记》各具的文艺思想
第三章 董仲舒的“《诗》无达诂”与中和之美说
第一节 “《诗》无达诂”的本义及其文学思想意义
第二节 “中和之美”的本义及其文学思想意义
第四章 翼奉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翼奉《诗》学著述存留考
第二节 翼奉《诗》学之“五际”说考释
第五章 刘向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刘向的家学流变及其学识修养
第二节 《列女传》、《说苑》、《新序》引《诗》说《诗》
所体现的《诗》学观念
第三节 《条灾异封事》所体现的《诗》学观念
第六章 班固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更加突出情感的生发感动特征
第二节 追求《诗》“本义”的思想倾向
第三节 开辟从地理环境、社会风俗视角论《诗》的途径
第七章 郑玄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郑笺》对《毛传》的修正和超越
第二节 郑玄的《诗》学思想
中编 两汉经学与辞赋文学思想
第八章 两汉经学与《楚辞》学
第一节 两汉屈原评论的经学视角
第二节 王逸《楚辞章 句》的经学阐释视角
第九章 两汉经学与赋学
第一节 赋者,古诗之流
第二节 两汉赋家经学背景的简要考述
第三节 汉赋中的经学思想表述
第四节 经籍注疏与大赋的铺排、求实风貌
第五节 汉赋结构的经学意义
下编 谶纬思潮与两汉文学思想
第十章 谶纬佚文的文献形态及其文献价值
第一节 谶纬文献及其辑佚之问题例说
第二节 谶纬佚文的文献价值论略
第十一章 历史维度的缺失——自唐迄今谶纬名义研究之述评
第一节 主张“谶纬有别”者的代表意见
第二节 主张“谶纬无别”者的代表意见
第三节 两种主张各自的缺欠
第四节 研究谶纬名义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余论:谶纬之分合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十二章 两汉谶、纬分合演变考
第一节 谶验观念始自远古
第二节 西汉时期谶验观念持续存在
第三节 先秦至两汉时期“纬”字含义的演变
第四节 “谶纬”合称之简略溯源
第五节 以谶“纬”经现象肇始于汉初,至东汉初年大盛
第六节 小结
第十三章 两汉谶纬思潮发展及其对士人的影响
第一节 批判:汉初至衷帝时期
第二节 依违:王莽、刘秀时期
第三节 歌颂:明帝、章帝至汉末
第四节 小结
第十四章 谶纬思潮与两汉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谶纬思潮与两汉辞赋创作
第二节 谶纬思潮与两汉诗歌创作
第十五章 谶纬佚文中的文艺观念
第一节 从天文到人文:谶纬的文艺发生论
第二节 天人感应、比类象喻:谶纬的文艺思维方式
第三节 灾祥治乱,以文为教:谶纬的文艺功用论
第四节 谶纬的性情论、地域论及其他
主要引用及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董、何把“大一统”讲得很深奥。如果剔除其天人感应、仁政王道等附加因素,直认其核心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央高度集权,政治权力一统于天子。所以,这个政治思想是随着刘汉统一天下应运而生的。
  我国历真正实现政治一统的朝代,刘汉是第二个,前面还有一个赢秦。但是秦朝短暂,并且施行严刑峻法,不用仁政,“违三王,背五帝,灭《诗》《书》,坏《礼》《乐》”(王褒《四子讲德论》),故汉儒并不承认其一统的合理性,汉初诸儒直承姬周以确定刘汉王朝的德运,就是证明。所以在汉儒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乃是刘汉。这个政治思想,在汉初的知识阶层,有着广泛的思想基础,如陆贾回答南越王尉佗“我孰与皇帝贤”之问,说刘邦“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舉,万物殷富,政由一家。白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史记·陆贾列传》);又如贾谊、晁错先后进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可见,《春秋》公羊学派倡言的“大一统”观念,不仅为刘汉统治者所乐于接受,也得到汉代知识阶层的认同。因此,两汉赋家在他们的“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文心雕龙,诠赋》)的赋作中融贯“大一统”思想,也就顺理成章。
  ……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