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44年,布朗肖被纳粹德军俘虏,几乎是九死一生。这次濒死的经历似乎使布朗肖一直生活在死亡的边缘。
摘要与插图
事发于1938年,现在说起,仍令我辗转反侧。我 曾屡次尝试诉诸笔端。若是就此笔耕不辍,一定是心 怀期望用一本本书终结这一切。若是写出一篇篇小说 ,这些小说一定诞生于文字面对真相抽身而退之际。我不惧真相,也不怕吐露秘密,只是希望文字不会一 直这样苍白无力、诡诈多变。我知道,文字在用它的 难以捉摸警告我:更高贵的做法是不去打扰真相,符合真相本意的态度是让它一直隐藏。但现在,我希 望尽快做个了断。结束这一切也很高贵、很重要。
不过,必须得说,我的确成功过一回。1940年7 月的一周,也或许是8月的第一周,我因慵懒而 精神迟滞,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出了故事。但在写完 重读后,我销毁了手稿,现在甚至想不起它的篇幅。
这故事与别人无关,我将了无牵绊、坦率直陈。
实际上,恐怕用十个词就能讲完。这故事的可怕之处 就在于此。有十个词要说。九年来,我一直顽固抵抗 着这十个词语。不过今天早上,我深信自己将会写出 那些原本不该写出的文字;同时,让我吃惊的是,今 天刚好是10月8日,很接近多年前一切肇端的那个日 期。好像很久以前我就下决心这么做了。
见证事情经过的人不少,但只有一个——信 的那个——瞥见了真相。事情发生在……大街15号的 公寓,我过去经常往那里打电话,起初频繁,之后少 些。我甚至一度住在那儿。那姑娘的妹妹在公寓里又 逗留了些时日,后来呢?靠绅士们献殷勤讨生活,她 喜欢这么说。现在,我想,她死了。
生命的全部意志和力量好像都给了她姐姐。她们 家原是有产阶级,后来光景惨淡:1916年父亲被杀; 母亲独自料理制革厂,懵懵懂懂地就破了产。此后她 再婚,嫁了个养牲口的,某天他们俩放弃各自的产业 ,在第十五区的某条街盘下一家葡萄酒屋。他们一定 是在那里赔掉了所有钱。原则上,两个女儿也拥有制 革厂的部分产权。一家人经常因经济问题激烈争吵。
准确地说,为大女儿的健康问题,B夫人多年来没少 花钱,为此她经常没心没肺地责怪女儿。
对这些事,我一直保存着“鲜活的”见证。不过 没有我,这证据什么都证明不了,我希望一生之中没 有人能走近它。而我死后,它将只代表一个难解之谜 的硬壳。我希望,那些爱我的人在我死后有勇气销毁 它,而不试图破解。对此,我会在下文再透露一些细 节。不过,如果那些细节没有出现,我恳求爱我的人 不要突然扎到我为数不多的秘密中寻找,不要阅读我 的书信——如果找到的话,或者翻看我的照片——如 果出现的话,尤其不要打开已经关上的东西;我恳求 他们销毁一切,又不知道销毁的是什么,全然无知与 自发,出于真情实感。
1940年底,由于我的疏忽,有人隐约预感到这“ 证据”的存在。那人对事情原委几乎毫不了解,自然 无法触及真相。她只是怀疑有什么东西锁在橱柜里( 当时我住在旅馆)。她瞅见橱子,作势打开,可就在 那一刻突发怪病。她倒在床上,不停地颤抖;整个晚 上都在颤抖,一言不发;拂晓时分,开始发出嘶哑的 喘息。这样持续了约一小时后,睡意袭来,终于给了 她恢复的机会。(那人当时还很年轻,理性胜于感性 。甚至连她本人都抱怨自己太过冷静。可就在那一刻 ,理性抛弃了她。我还要说明的是,虽然她此前从未 出现过这样的危象,但还是可以看出这很可能是她两 三年前遭遇的一起毒杀未遂事件造成的后遗症。有时 在身体严重衰弱后,体内残存的毒素会被再次激发, 重新活跃,好像一个梦。) 我书桌里锁着一个小本子,与那段经历有关的重 要日期一定都记在里面。其中只有一个日期我确信是 准确的,那就是10月13日——星期三,10月13日。不 过,这并不重要。那年9月后,我独自一人旅居阿尔 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