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成为名的改编版本,剧中《今夜无人入眠》、《茉莉花》等经典曲目早已风靡。
本书是对歌剧《图兰朵》的全新演绎,以江南古都为背景,图兰朵公主下令猜谜招亲,若有男人猜对,她会嫁给他;若猜错,便处死。一个接一个的失败者被秘密处决,一个又一个“谜”相扣衔接,图兰朵究竟是专横霸道、冷酷无情的魔鬼,还是高贵聪慧、美丽善良的天使?猜谜招亲究竟是一份“招魂帖”,是一份“英雄帖”,还是一份“爱情帖”?招亲过程究竟是一面大铜镜,是一次大检阅,还是一方大舞台?当流亡的鞑靼王子卡拉夫历尽艰辛来到图兰朵面前道出谜底——“鲜花”、“鲜血”、“图兰朵”时,一切看似就此落幕,岂料卡拉夫又为图兰朵设下一个谜——“我是谁”,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卡拉夫的胆识和勇气不禁令读者拍手称奇。柳儿用生命捍卫王子的痴心、众人对图兰朵的误会再次将情节推至高潮,随着王子公墓真相的公布,答案一一揭晓,对于之前那一个又一个的谜,相信每位读者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思考与答案。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开局:打了鸡血的天下。匹夫还是英雄?第一个异邦王子血染江南烟雨。繁笙脆管。
绿柳烟堤。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在人们心中,往往就是笙歌佳丽、吴侬软语,就是千古绝唱的爱情传奇,就是青石巷、红灯笼、杏花烟雨、斜阳箫鼓,或者干脆就是——诗。
不过,无论是诗还是词,其风格总有不同。有婉约的,有豪放的,甚至有充满“杀伐”之气的。
近段时间,在京城乃至地方各州各府,赫然出现的皇榜,尽管让人趋之若鹜,搅得天下沸沸扬扬,却谁也说不清它是什么风格。
它似乎在发出百转千回的嘤咛,却又分明响着磨砺斧的霍霍之声。
当然,皇榜并不是诗。但即便你不是诗人,甚至根本不懂诗,说不定也会为它惊世骇俗的震撼力和诱惑力所激荡,成为一个疯狂的诗人——哪怕成为一个“死人”也在所不惜。
于是,一些上了点年纪的老京城便忍不住摇头叹息:唉,升平日久的古都,怕是要出事JLT……岂不知,风流千古,伤心千古。“无情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正是这座江南古都凄美、无奈而又撩人的韵致。
皇榜上公告:图兰朵公主面向天下猜谜招亲。
招亲对象:凡本国男子,年龄在二十至二十五岁之间,未婚,身体健全均可。异国男子除以上条件外,须具有皇室血统。
招亲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射中(答对)公主所出的三条谜语,即可迎娶公主或招为驸马。如若有一题不解,则人头落地!猜谜者须立下生死文书……宫中的司礼太监倾巢出动,敲着铜锣,在大街小巷扯起嗓子吆喝。
一时间,“公主”“猜谜”“招亲”成了天下的热词儿。
这是图兰朵别出心裁,向天下发出的一份“爱情帖”。
但同时,又是不是一份“死亡帖”“招魂帖”?不管怎样,皇榜贴出的当天,整个京城,人流量猛增了十倍有余。围观者共踩伤、挤伤一百零八人,其中重伤八人,异邦人三个。让一些郎中和药铺赚足了银子。
第二天,一些跛着脚或缠着绷带或贴着膏药的男男女女,还在满城乱窜,构成了一抹极不协调但却醒目的风景。
至于一些财胆包天的人,趁夜将皇榜揭下,辗转卖个高价,也绝非个别。
这样的景况,持续了七天七夜。
这是一个槐花与茉莉花芬芳满城的时节。
这是一个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时节。
这更是一个充满机会、充满欲望、充满爱情的时节。
数天以后,人们已从的哗然、震惊与兴奋中逐渐平静了下来。
只是,谁也没有闲着。
有人期待着,有人筹划着。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猜谜的场地设在皇宫大殿。
那闪着金光的朱红宫门,便是爱情之门、富贵之门、尊荣之门。
然而,它似乎更像一张洞开的血盆大口!谁敢第一个上场?谁资格上场?人们推测,可能的应该是江南“四大才子”,至少是几所书院的学子。
咚!咚!咚!……皇宫外的大鼓第一次响了起来。
正因为是第一次,这鼓声便格外惊心动魄。
只是,擂鼓者并非什么才子,也不是什么学子,而是一个异邦王子。
这人叫乃迟,验明正身以后,确信是王子乃迟。
但不管来早还是“来(乃)迟”,皇宫大殿都一样严阵以待。
中国皇帝端坐龙椅,文武百官左右排列,殿中布下仪仗,诸郎官执兵,皆陈殿下。一派庄严肃穆。
乃迟昂挺胸走上大殿,一双鹰样的眼睛四处乱看。他有些纳闷儿,满眼都是些老男人,美人何在?这时,刑部大臣符朋将“生死文书”递给乃迟,面带微笑,一言不发。
乃迟当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看也不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