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鲁迅先生密的日本友人、在中国居住三十五年之久的内山完造先生所著,书中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详细记录了他在上海期间的生活见闻。通过中国今昔的纵向对比和中日的横向对比,表达了对中国人长久以来生活智慧的敬佩,以及对中国人建设好新中国的无限信心。
目录
前门和后门
前门和后门
环境
闲谈
舒适与效率
帮和包
凸起的城和凹陷的城
城——又一篇
涂鸦
小聪明成就不了大事业
谈话的休止符
桃太郎和西游记
中国小孩
路边摊的小掌柜
历练式教育
补充三则
沟通的困难
中国人与时间
第三章 面子
仲裁
中日两国的相互看法
面子
糖球
南船北马
茶
菜·点心·酒
中国菜漫谈
关于羹的知识
各种粥类
上海的点心
上海的酒肴
我的疑问
烂醉如泥
微醺
中国式
双重性
中国人和日本人
了解的第一步
民族魂
立足于现实
巧妙的浊水澄清方法
顺势而为
岛国其实有根
相对的思考方式
结论
中国之大
道之有无
偶然漫谈
旧时记录
旧记事本里的发现
令人惊叹的东西
金银饰品店的今昔
小欢喜大欢喜
源起
淘汰不必要的东西
平均有钱人
令人敬畏的大人
经验富的人
两种思考方法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劳动人民的力量
安心源于信任
消失的“偷”和“拿”
低头
单纯与复杂
流于形式的文化
听天命
小欢喜大欢喜
摘要与插图
序以书肆为津梁
在今年10月公映的电影《黄金时代》里,有汤唯饰演的萧红和她的丈夫萧军同鲁迅先生初次见面时的场景。那是1934年的11月30日,夫妇二人走在路上,略显紧张的视线前方,“内山书店”的招牌在一瞬间映入眼帘。店内靠窗坐着谈笑的鲁迅先生注意到了他们,请他们进来。这家书店的老板正是本书的作者,内山完造。
1913年,28岁的内山先生来到了上海。1917年,他与美喜夫人共同创办了一家小小的书店。之后生意慢慢发展起来,内山书店成了上海地区有名的中日文化界人士交流的沙龙。参加者除了田汉、欧阳予倩、郑伯奇等人之外,后来又有郭沫若和郁达夫加入。1927年,内山先生第一次遇到了移居上海的鲁迅。两人的交情日渐深厚,去内山书店逛逛已经成为了鲁迅每日必做的功课。跟老板寒暄过后,他就坐在书店面的位置上,慢慢品尝美喜夫人泡制的日本宇治茶。
来拜访鲁迅的日本文化界人士也有很多,增田涉、铃木大拙、长谷川如是闲、金子光春、横光利一、林芙美子、武者小路实笃、岩波茂雄等人都是通过内山先生与鲁迅结识。他们的深厚友谊持续了整整一生。1936年鲁迅因病去世,他生前所写的一封书信就是给内山先生的。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标志着中日战争全面打响。内山先生在困难和混乱的局势中仍然坚持经营书店。不过在1947年,他还是被国民党强制遣返回国,长达35年的中国生活到此划上了一个句号。当时他已经62岁了。回到日本后,他一方面帮助弟弟内山嘉吉管理东京的内山书店,另一方面仍继续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为促进日中邦交正常化而不断呼吁。1959年,他应中国方面邀请回到中国,期间不幸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去世,享年74岁。
内山先生在战前和战后都著有多部随笔。他认为中国文化分为“文章文化”和“生活文化”两方面,大部分日本专家对文献中没有记载、却实际存在的事实视而不见,他所做的就是认真观察、如实反映中国人真正的生活风景。本书就是从生活者的角度,用其独有的笔致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庶民文化,并对中日两国的国民性和文化进行了比较。例如前门和后门、城市的凹和凸、中日两国对“面子”的不同解读、《西游记》和《桃太郎》等等。其中提到在日本书店失窃的图书金额远远高于中国人赊账不还的这件小事,确实引人深思。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日中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中,但是我觉得大多数读者还是能从内山先生真实的观察中体会到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深沉的爱。
1945年,内山先生挚爱的美喜夫人病逝。好友夏丏尊先生题写了墓志铭,以劝慰深陷哀思之中的内山先生:
以书肆为津梁 期文化之交互 生为中华友 没作华中土 吁嗟乎 如此夫妇
内山先生去世之后,幸得中国方面尊其遗愿,现今仍与美喜夫人合葬在上海万国公墓。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 吉川竹二
2014年10月
书摘:
我经常听到日本人批判中国留学生都是忘恩负义的家伙,回国后就成了抗日运动的先锋,忘记了他们是托日本的福才学到这么多的知识。这种指责简直莫名其妙。这些留学生正是因为去日本留学,才能够为抗日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抗日先锋。现在敌人是日本,如果敌人是别的国家,他们反抗的就是别国而非日本了。留学时受到该国的恩惠这件事,与身为中国人的责任,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中日两国的相互看法》
明白我们无论怎么研究中国也总会有思虑不及的地方,是认识中国的第一步。——《中国之大》
义理是人为制定的道理,而道理则是自然界制定的道理。义理与道理相对存在于人类生活中。日本人在生活中仅仅以义理作为处理问题的标准。中国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