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是中国读者了解德语文学的一个窗口。
目录
前言
何为诗歌?诗歌何为?
——德意志文学给出的回答
菩提下(外一)
诗言志,诗言情
——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威德的现世关怀
亡妻玛丽安妮之哀颂(外一)
一位启蒙主义者的爱情与哲思
——阿尔布莱希特·封·哈勒诗两
《罗马哀歌》(四)
《罗马哀歌》中的神话典故
(外五)
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的死亡崇拜与爱情诗作
莫舍莱斯纪念簿题词(外六)
“幸运属于献身于你的人”
——格里尔帕策的诗歌及其音乐美学观
海涅和他的诗
打水漂(外十七)
文学祭坛上的一支小小烛火
——简析冯塔纳的晚期诗歌
语词
“语词破碎/阙如之处,无物可存在”
——对格奥尔格《语词》的再解读
我的花园不需要温度和空气(外三)
精择与新序:格奥尔格诗歌和诗社中的花园意象
仿佛一波浪潮(外十四)
赫尔曼·黑塞诗歌中的生命主题
三个梦
秋·夜·梦
——试析特拉克尔诗歌《三个梦》
傍晚之忧郁(外十七)
紫色野兽
——再谈特拉克尔的诗
我在畏惧中惊异
愁苦中的期待?
——康拉德·魏斯的宗教诗歌引起的波澜
布莱希特诗歌评论
你可知道那加农炮盛开的地方?(外五)
凯斯特纳与“实用诗歌”
由晦暗到晦暗(外八)
从《死亡赋格》到《语言栅栏》
——以保罗·策兰为例看奥斯维辛之后对于语言困境的克服
巴黎(外六)
英格博格·巴赫曼诗中的生存之旅
办公室里的雪
寒意萧瑟 温情难复
——解析新主观主义诗歌《办公室里的雪》
无主题变奏
让身体发言
——格律拜恩《无主题变奏》赏析
世界之虫(外四)
塑化的大地
以诗译诗,形神兼似
——钱春绮先生的德诗汉译之道
论自然(节选)
“我向你们走来老、敬的时间之纪念碑”
——从《论花岗岩》看地质学家歌德及其水成论自然观
雨神(节选)
《雨神》
——一个夏天的童话
德国月光
评威廉·拉贝的《德国月光》
巴尔扎克传(节选)
为何是北京
满纸“荒唐”,意在言外
——解读当代德国作家米歇尔·克鲁格的短篇小说《为何是北京》
裂脑怪(节选)
《裂脑怪》
——一本跨文化的女性小说
2013年度德语文学回顾
“历史进程中的文学与语言”
——2013年“文学之路”学术研讨会报道
译海听诗有新韵
——上海翻译家协会“金秋诗会”
摘要与插图
魏育青衷心感谢诸位师长、同仁的鼎力相助,《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八卷问世了。本卷的重点是德语诗歌。
在卷文章中,胡蔚先从概念史入手进行考察,探讨何为德语文学中的“诗歌”,继而考察德语文学中的抒情传统,从的宗教诗和咒语,直至二战后出生的格律拜恩,涉及历代各派、名家杰作,勾勒出德语诗歌精彩纷呈的历史,试图让来自德语国家诗人的声音,参与汉语语境中关于“何为诗歌,诗歌何为”的讨论。
罗倩尝试以古风翻译德国中世纪诗人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威德(约1170—1230)的《菩提下》和《寒冬》,并从“诗言志,诗言情”两个角度分析和阐释,指出其诗歌既关乎个人体验,也体现社会伦理和现世价值的多重意义。
阿尔布莱希特·封·哈勒(1708—1777)是游走于自然科学与文学领域的通才,毛明超在《瑞士诗歌尝试集》中选译了哲理诗与抒情诗各一:《致永恒的未尽之歌》和《亡妻玛丽安妮之哀颂》,以展示一位启蒙主义者的爱情与哲思。这位“瑞士缪斯”对于青年席勒颇具影响,后者在《论天真的与感伤的诗》中曾将哈勒视为感伤诗人的代表之一。
张帆翻译了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1780—1806)的《》等六诗,分析了这位德国浪漫派杰出女诗人的死亡崇拜与爱情诗作。从对死亡的崇拜中,君特罗德发展了浪漫主义超越死亡的“爱的哲学”。她的爱情诗感人肺腑,丰富的格律、多种抒情诗形式和生动的语言引起文坛的强烈反响。
意大利的经历与体验,对于乌尔皮乌斯的爱情,对于罗马古典哀歌的兴趣,这些催生了歌德(1749—1832)的名作《罗马哀歌》。陈郁忠翻译了其中四,分析歌德如何将大量古希腊罗马典故或直接入诗,或用典无迹,通过暗引以言说自己的情感,言说“再广泛的概念也言说不尽之物”。
在以诗歌直接展示自己的音乐见解的作家中,被誉为“奥地利歌德”的弗朗茨·格里尔帕策(1791—1872)是名的一位。王凌祥通过其翻译的《莫扎特颂》《在莫扎特之子墓前》等多以音乐和音乐家为主题的诗歌,尝试对格里尔帕策的诗歌及其音乐美学观进行探讨。
《海涅和他的诗》一文基于张玉书在北京大学“名师名著导读”系列课上的报告,其中介绍了海涅(1797—1856)作为诗人的成长经历和部分创作,尤其深入解析了海涅《诗歌集》中《青春的烦恼》《抒情的插曲》《还乡集》等组诗以及后来的《亚当第一》等犀利讽刺、用作战斗武器的政治诗。
冯塔纳(1819—1898)以《艾菲·布里斯特》等叙事杰作为我国读者熟知,但他也创作了不少诗歌精品。姜丽译出《打水漂》等十八,分析了冯塔纳如何以其特有方式在文学祭坛上献上一支小小烛火,让我们感受到诗中体现的对社会、时代、科技进步的洞察与质疑,以及对生命、死亡、自我、作家境遇的关注与反思。
在上世纪德语世界,施蒂芬·格奥尔格(1868—1933)的美誉度直追歌德。吴勇立翻译了其名诗《语词》,结合海德格尔的相关演绎,深入其精神世界,对这非同寻常、隐晦难解的名诗进行再解读,指出尾行“语词破碎/阙如之处,无物可存在”可视为格氏诗学宣言。沈冲则选译了这位大诗人的《我的花园不需要温度和空气》等四,并聚焦于其诗歌和诗社中的“花园”意象,进行了多元分析,归纳为核心词“精择与新序”,认为在格奥尔格诗作中,花园这一意象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是诗歌之隐喻,同时也是诗人终其一生追求的精英主义诗社的具象。
这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是格奥尔格·特拉克尔(1887—1914),其诗以唯美、艰涩、深邃著称。杨劲对所译《三个梦》中三个基本意象的深层内涵条分缕析,认为其中的“忧伤言辞”由秋、夜、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