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十余个城市的成长坐标,跨越十年的青春励志集。收录人气作家陈晨自出道以来在《说》杂志上备受追捧的所有精品散文,更有新近创作的城市摄影心情短文。杭州、北京、东京、多伦多、温哥华……每一篇文章都属于一座城市,一段成长。这是他行走过的城市旅程,也是他十年青春的投影。
摘要与插图
把夏天系在鞋带上高三暑假,班里转来了一个插班生。
“大家好,我叫徐浪,从九中转来的。”
穿着很普通的校服,平凡的外表,唯唯诺诺的语气。一手攥着书包,一手拎着一大袋教科书。他被安排在教室的一排,和一个少言寡语的男生坐在一起。插班生的到来,并没有在班里掀起多大的波澜。
高三的暑假,整个学校都是空荡荡的。唯独高三的教室,吊扇有气无力地旋转着,女生们把头发捋到耳后,男生们把校裤卷得很高。那是这个城市里热的一个月,即使是早晨,气氛仍旧像午后一样压抑慵懒。
高三是我垮掉的一年。当然,那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垮掉。相反,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那年我学会了泡网吧,像很多不良少年一样,在乌烟瘴气的网吧里抽烟喝酒。我和几个朋友翻墙出去,几乎都是为了去网吧。可我和他们不一样的是,我对网络游戏根本没有任何兴趣。当他们对着屏幕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坐在旁边无聊地浏览着网页,甚至会写博客发牢骚。朋友都觉得我不可思议,竟然会在网吧里写东西,他们嘲笑我是一个文艺的小混混。
往往等我们从网吧里出来,赶到学校晚自习已经结束了。
住校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教学楼里的电灯啪啦啪啦地熄灭,楼梯上空空荡荡的,我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走廊上,偶尔经过几个捧着书的同学,他们依旧在讨论着习题和明天的测试。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有些莫名的难过。
我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里只开了后排的电灯,只有徐浪一个人坐在位置上,他微微皱着眉头,在做代数题。我把电灯扭亮了一些,他抬起了头。
“你回来了?”
“干吗。”我的语气并不友好。
“你们晚自修怎么总是逃出去啊,都是高三的人了。”他用一种类似长者语重心长的语气和我说话,我突然觉得有些可笑。我懒得搭理他,胡乱塞了几本书到书包里,把椅子推进课桌,准备离开。
但是他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今天点名了,班长把你们的名字都记下来了,明天班主任肯定知道了。”我突然觉得反感,看着他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我的火一下上来了。
我拎起书包走到他的座位边,用力把他的书全部推到了地上。
我狠狠地用本地话骂他,他虽然不是很听得懂,但大概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他皱着眉头不说话,一副孬种的样子。
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和排位是意料之中的糟糕。而出乎意料的,这个中途转来的插班生,考了班里的第一名。这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班会课上,老师让徐浪上台演讲学习心得。
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江浙口音:“……我觉得键的是要认真,父母为了我们读书,付出了很多,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去报答他们……”
听到这样做作的话,我在座位上翻了一个白眼,做了一个无语的表情,冷笑地对同桌说:“我真的受不了了。”同桌也无奈地摆了摆手。
就是这样的人,没有一点可以讨人喜欢。
即使是优点,放在他的身上,却都变成了缺点。学习努力,却是自卑想搏出位的一种表现。喜欢说大道理,好像自以为有多成熟,有多了不起。对任何人都很和善,却显得虚伪做作。谦虚和蔼,却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孬种,没有一点男生的骨气。对老师同学礼貌,是因为他为人虚伪,有心机。
没有人想和他在一起。每次我们顶着一头用发蜡竖起来的头发在食堂里咋呼地来去,看到他一个人守着饭盒孤零零地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地吃饭,我的心里没有一丝怜悯。他几乎不在班里学习,都是一个人捧着教科书去图书馆。看到他高谈阔论的样子,是在老师办公室。他一脸讨好的样子,做作的话语,说话还要像电视台里的主持人一样做手势。
连优等生都会厌恶,更何况是我。
高三的春天好像过得快。漫长的夏天,又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