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朝向一诗的完成,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1956—1966,1966—1976,1976—1986,1986—1996,1996—2006,2006—2013……
杨牧的诗创作,主要累积于原刊诗集十四种。各集收特定阶段长短作品数十,又以辑分,鱼贯胪列,略识其时代先后,突出外在语境之表情与命意,则主题风格也可能随时浮现,外加完稿年份各别注记,背景形迹更见显著,则所谓诗集之为阶段性创作之反省,或对未来的展望,其理自明。惟十四集出版年岁渐远,早期原刊屡为停印,因新铸版型改以长编三部之方式陆续面世,即台湾洪范版《杨牧诗集》三种(第一集出版于1978年,第二集1995年,第三集2010年)之由來。按此《杨牧诗选》(1956—2013)即根据以上三集总汇五百余外加新作若干选编辑成,五取其一,改订次第,概以时代先后排列,十年一期,隐去辑目与完稿年份,减低具体或主观色彩,重现诗的归属于思维感受取舍之间。
目录
代序
【1956—1966】
水仙花
脚步
你住的小镇
沉默
星问
行过一座桃花林
逝水
花落时节
崖上
青烟
日暖
树声
断片
给时间
微诺城以西
在黑夜的玉米田里
【1966—1976】
延陵季子挂剑
续韩愈七言古诗《山石》
武宿夜组曲
流萤
屏风
微辞
雨意
预言
十二星象练习曲
风在雪林里追赶
情歌
让风朗诵
玄学
神学
秋祭杜甫
九月廿七日的爱密丽·狄谨逊
我们也要航行
瓶中稿
林冲夜奔
白头吟
孤独
水神几何
问舞
答舞
芦苇地带
热兰遮城
月光曲
禁忌的游戏1
禁忌的游戏2
禁忌的游戏3
禁忌的游戏4
【1976—1986】
风雨渡
味吉尔
挽歌一百二十行
郑玄寤梦
从沙滩上回来
花莲
海岸七叠
学院之树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秋探
霜夜作
未完成的三重奏
春歌
昨天的雪的歌
树
俯视
急流
巫山高 Mount Rainier 1983
行路难
【1986—1996】
致天使
复活节次日
怀念柏克莱
蛇的练习三种
悼某人
寓言:黄雀
喇嘛转世
客心变奏
无端
代笺
故事
连续性无伴奏随想曲
戏为六绝句
时光命题
长安
孤寂·一九一○
象征
仰望
松下
拾起
细雪
【1996—2006】
却坐
水妖
三号风球
为抒情的双簧管作
藿香蓟之歌
和棋
主题
兔
论诗诗
近端午读Eisenstein
平达耳作诵
战争
子夜徒歌
介壳虫
沙婆
隰地
池南荖溪一
佐仓:萨孤肋
蜻蜓
陨萚
蠹蚀
【2006—2013】
松园
与人论作诗
摘要与插图
作者代序长久以来,我习惯为一诗之完稿即附笔纸末将日期记下,觉得是为时间作见证,感谢它终于允许我从容收束一件工作;为了感谢,或许还有惭愧和悔罪的心情,为这工作之未能更趋。是不可能的,虽然我们心神向往的境界大致可以指认,而且屡次参差浮现,在那寻觅,反复来回的过程里。然而,为什么就只牵涉时间年份而独对空间付之阙如?现在我设想自问,承认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事。但好像不知道从哪一天就开始了,设定我工作环境的空间忽然失去了重要性,不但所谓史迹胜地从此不再必然突出为思维之开展起兴,即不凡的山岚海气也都定向自持,不必非为我们创作的心象神思张悬抒情或叙事的大幕背景不可。
有一年春天或也许是冬天将尽的时候,我独自驱车过北美洲一大岛中央山地。出发后随林相改变,很快就感觉山路寒气渐浓,转折升高,则路边早已满积昨宵残余,未融的白雪,不久看到迎面又有新雰飘至,能见度愈差,乃将车暂停路边一巨松下,前临断崖,瞬息只见白茫茫一片,谷底森林尽陷雪中。我自忖此刻独自一人,果然谁也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谁也找不到我了,在雪花六出飘舞的异域荒山:自由,独立。良久打开车门踱出,则天地远近澒洞寂寞了无声息。山岭逐渐现形,早雪俄然停止,浮云诡谲,纷纭舒卷。许多古典诗赋的形象和节奏不断涌向心头,须臾又仿佛天籁贲起,化为长歌,绵亘纳入无垠时空之外,提醒我须赶快准确诚实地索引,使用,赞颂。然而我还是决定,这一刻的体验悉归我自己,我必须沉默向灵魂深处探索,必须拒斥任何外力的干扰,在这实,震撼,孤独的一刻,谁也找不到我。
我确定当我独自隐身山中躲避那风雪的时候,感受大自然之威势固然不免,也体会到它的温柔和教人畏惧的美。我心并不平静,可能为那近乎抽象的美所以不安,但似乎更为一种纷至沓来的文字所干扰,原来当时簇拥过我懦弱的心坎的正是一些完好,自古保存至今,难忘的经典辞藻,“雨雪漉漉,见晛曰消”、“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列形”之类竞以恍惚的形状快速穿过针叶林木往复回旋若有意携我朝谷壑深处隐藏,使我目不暇给,才觉悟这一刻我必须奋起拒斥书上来回交击的文字,必须选择直指那清虚纯洁的本体,向大自然乞援。
我曾私自以为那空山雪霁对我是一种譬若宗教仪式的体验,以为我曾经感觉因此接近了或类神似大化的启示。但我也始终觉得好奇,若非当时我下决心拒斥外力侵凌,不知道还有多少文字即将以诗赋的姿态蜂拥来袭,而那些文字是不是因此就更能自古存活长久到现在,比当时为我就地拒绝,排斥的形迹更让我永远记忆,甚至更能规范我的工作而不至于遗忘?
杨牧于2014年7月
◎
诗歌选读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 写在一封缜密工整的信上,从
/ 外县市一小镇寄出,署了 / 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
年龄(窗外在下雨,点滴芭蕉叶 / 和围墙上的碎玻璃),籍贯,职业 / (院子里堆积许多枯树枝
/ 一只黑鸟在扑翅)。他显然历经 / 苦思不得答案,关于这么重要的
/ 一个问题。他是善于思维的, / 文字也简洁有力,结构圆融
/ 书法得体(乌云向远天飞) / 晨昏练过玄秘塔大字,在小学时代 / 家住渔港后街拥挤的眷村里 / 大半时间和母亲在一起;他羞涩
/ 敏感,学了一口“台湾国语”没关系 / 常常登高瞭望海上的船只
/ 看白云,就这样把皮肤晒黑了 / 单薄的胸膛里栽培着小小
/ 孤独的心,他这样恳切写道: / 早熟脆弱如一颗二十世纪梨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 对着一壶苦茶,我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