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台北故宫是纪录片《台北故宫》总导演周兵创作的一部讲述台北故宫文物变迁、国宝故事的作品。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探访,对当时参与的人物的采访,为大众还原出1931年至1965年故宫国宝迁移的历史过程。另外,作者还采访了多位文物和美学专家,如中国陶瓷学界的泰斗耿宝昌先生,北京故宫陶瓷专业研究员吕成龙先生、王建华女士,美学家蒋勋先生等,以此保证作品的专业性。
本书不仅仅记录那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转、颠沛,展示它们曾经的传奇和现在的精彩,而且要讲述一些震荡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故事,更要表达一些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某种情感,某些可以拨动起来的心结,某些你不得不面对的真相。
目录
序一:走进故宫靠近平静?
序二:一切诸法,缘会而生?
自序:文化记忆的传递?
第一章 ?国宝大迁移
一、南迁避战火_
第一次迁移:从北平到上海?
第二次迁移:三路转运大后方?
二、从内地到台湾_
第三次迁移:风雨中鼎轮?
第四次迁移:仓皇海沪轮?
第五次迁移:飘摇昆仑舰?
马衡的坚守?
第六次迁移:白市驿抢运?
第七次迁移:飞离?
第二章 国宝六君子
杭立武_
求学?
归国?
发起设立难民区?
战火中抢运国宝?
主持文物迁台?
李济_
三次改行?
半个蚕茧壳?
发掘殷墟?
南迁——失去两个女儿?
迁台——父子分离?
《安阳》?
庄严_
入宫?
迁运中的苦与乐?
迁台后的牵挂?
两件憾事?
那志良_
进宫?
南迁?
迁台?
晚年?
昌彼得_
去台湾?
昌彼得与《四库全书》 104昌彼得眼中的蒋复璁?
索予明_
第三批的迁运风波?
北沟十七年?
回忆李济?
南京大鼎?
第三章 国宝在台湾
在台湾的三次搬迁_
台中糖厂仓库?
雾峰乡北沟?
《四库全书荟要》被泡事件?
台北故宫建成_
台北故宫的展览_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
“比上帝还精巧”
家——清代帝王文物展”
大观展?
“华丽彩瓷——乾隆洋彩”
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特展?
十全乾隆?
明四大家特展?
国宝历次出国展览_
1961~1962年美国巡展?
中华瑰宝展?
帝国的回忆?
奥地利展?
晋唐法书名迹特展?
国宝风波_
“翠玉白菜”受损?
“女尸图”失窃案?
地震?
故宫国宝的文化传播_
亲近民众?
文化魅力?
宣传创举 180?
第四章 ?国宝大故事
国宝传奇_
《快雪时晴帖》 与三希堂?
《寒食帖》?
《花气薰人帖》?
《清明上河图》 209?
台北故宫的清院本?
《富春山居图》?
礼乐重器 223?
毛公鼎 224?
后母戊鼎?
瓷器精品 230?
珐琅彩瓷 230?
宣德瓷器精品 236 序一:走进故宫靠近平静
序二:一切诸法,缘会而生
自序:文化记忆的传递
一、南迁避战火
第一次迁移:从北平到上海
第二次迁移:三路转运大后方
二、从内地到台湾
第三次迁移:风雨中鼎轮
第四次迁移:仓皇海沪轮
第五次迁移:飘摇昆仑舰
马衡的坚守
第六次迁移:白市驿抢运
第七次迁移:飞离
杭立武
求学
归国
发起设立难民区
战火中抢运国宝
主持文物迁台
李济
三次改行
半个蚕茧壳
发掘殷墟
南迁——失去两个女儿
迁台——父子分离
《安阳》
庄严
入宫
迁运中的苦与乐
迁台后的牵挂
两件憾事
那志良
摘要与插图
序一:走进故宫靠近平静白岩松
一
说起故宫,中国人会说一共有两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
只有走进另一个,才知自己身边这个的优点、魅力,当然,也包括不足。
当我几年前,第一次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大门外,才突然意识到北京故宫的魅力,恰恰在于故宫建筑本身,虽然它内在的藏品也十分丰富,但千百年留下的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而它又不是为展示其他艺术品所用,所以,就让你感觉到厚重的同时,又感受到一定的距离感。
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建筑本身并不存在,只是故宫的国宝来台之后,才为展示它们而建,于是,艺术品本身,就成了台北故宫的真正主角,也是灵魂所在。展示它们,就成了台北故宫的任务,于是在红烧肉、翠玉白菜等展品的面前,你就自然感受到文物与游人之间的亲近。
二
两个故宫,自然两个都好,这样想,做一个中国人是幸福的。
不管你身在哪一个故宫,在丰富的展品背后,你读到的都只有两个字:中国,也因此,不管海峡两岸政治风云如何变换,故宫都像是一个证人,以文化的名义,守护着那一份血脉,那一份DNA,这么一想,你其实就多了一份踏实。
三
电视人靠近故宫,并不因为这是一份工作。
比如《故宫》与《台北故宫》的总导演周兵,我们相识于1993年刚开播的《东方时空》,他刚刚放弃了兰州的几房几厅以及优越的生活条件,空手加入“东方之子”栏目。如果我没记错,他拿来的第一个片子,就是甘肃藏区的一位画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这之后,他对文化类人物乐此不疲,我们合作多次,知道这是他的兴趣所在。
再以后,穿布衣,少吃肉,让自己平和,投师范曾门下,一切都像是为了拍摄故宫所做的准备。终于开始了,精彩也就在所难免。
不只周兵,很多靠近两个故宫的电视人都如此,其实不奇怪,没有灵魂与心境上的安静,故宫是靠不近的。
四
所以,我们才越发需要走进故宫,从北京到台北,从屏幕到文字。
不管在哪一个故宫,进去待一会儿,红墙与文物就会隔绝了外界的喧闹,千百年来的宫廷争斗与情感纠缠也都烟消云散,只有文化静静地一言不发地看着你,不是嘲笑而更像是一个善意地提醒:你有什么理由不更平静一些?
我们应当接受这份提醒,因为平静才离幸福更近,所以不管走进哪一个故宫,都有助于我们靠近平静。周兵们,已经不仅仅在记录故宫的故事,也在记录这个时代与我们自己。
平静,也许从接下来的文字开始,只不过,您准备好了吗?
关于两座故宫博物院,一直有个说法,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有馆无宝”,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有宝无馆”。“有馆无宝”,是指北京故宫博物院虽拥有整座紫禁城,但精品文物已被运往台湾;“有宝无馆”,则是说台北故宫博物院虽拥有故宫精品文物的百分之九十五,但没有北京故宫博物院那样的明清古建筑群。
我以为这是一个误解,一个一直以来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北京故宫既有馆又有宝。她在成立之初藏有明清珍贵档案800余万件,古籍善本50多万册,器物书画100万件,总计达960万件。1980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接收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清档案。不久,国家图书馆及一些省市和大学图书馆又分配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4万册古籍善本。现在北京故宫有藏品150余万件,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从各地征集了24万多件文物。北京故宫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明清古建8000多间,而且还拥有着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所创造出来的经典艺术作品,它们都是无价的国之珍宝。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文物数量则有65万件。
当年迁台时,挑选出来的文物是青铜器,共2382件。因为杭立武、翁文灏、傅斯年等学者们都认为金石是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