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十六计:译注与诠释 (一部军事院校的兵学圣典、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战术实效的商道真经、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价格 29.8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3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书科技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本书原汁原味地记载、翻译并注释了《三十六计》的原典,同时对每一条计策在军事、商业、生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故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让读者既能愉悦领略《三十六计》的魅力,也能灵活使用《三十六计》中的精髓要义。

目录

第一套      胜战计


003  第一计 瞒天过海


010  第二计 围魏救赵


017  第三计 借杀人


024  第四计 以逸待劳


030  第五计 趁火打劫


036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047  第七计 无中生有


054  第八计 暗度陈仓


061  第九计 隔岸观火


069  第十计 笑里藏


076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083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   攻战计


093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100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106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112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119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125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   混战计


135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142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149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155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161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166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175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182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188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196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203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210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221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227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234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241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248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254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摘要与插图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原典
备周①则意怠②,常见则不疑。阴在阳③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④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⑤,非谋士⑥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⑦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⑧也。因袭南徐州,拔⑨之。
注释
①备周:防备过于森严,周密。
②意怠:意志松懈。
③阴、阳:阴,指机密。阳,指公开。
④背时:指不合适的时候。
⑤愚俗之行:意思是愚蠢、庸俗的行为。愚俗:愚蠢,庸俗之意。
⑥谋士:指善于谋略之人。
⑦弼:指贺若弼,隋朝将领。
⑧陈人弗之觉:陈国人一点也没感觉到。
⑨拔:攻下,攻占之意。
译文
做事时防备过于森严,则很容易使人懈怠大意;对于经常见的事物,则很可能忽略其可疑的地方。机密常蕴含在公开的事物内部,而不是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公开程度越大的行为,越有可能在其中隐藏隐秘的意图。
隐秘的计谋不能在不合适的时候或隐秘的地方进行。夜晚盗窃,在曲折的偏巷中杀人,都是极为庸俗和愚蠢的行为,这不是善谋略之人会做的事。
如:开皇九年(589年),大隋发兵讨伐陈国。行动之前,大隋派大将贺若弼统领江防,每次下达命令的时候,都将军队集中在历阳,然后插上旗帜,搭好营帐。陈国人发现这些,以为大隋的军队前来攻打,于是便集中所有兵马准备作战,不久后知道这只是大隋军队正在调防,便下令撤兵。后来又多次发生这种情况,陈国人便习以为常,放松了警惕。待贺若弼领军渡过长江之时,陈国人竟一点也不知道。于是大隋军队攻占了徐州。
解析
公元557年,陈霸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建都,定国号为“陈”。公元589年,隋朝欲大举进攻陈国,命吴州总管贺若弼为先行部队,先渡长江,为后续作战打好基础。贺若弼临行前,隋文帝杨坚曾交代他:“要从广陵(今江苏扬州)渡过长江,袭击陈朝守军,为大隋朝劲旅攻克陈朝都城建康铺平道路。长江天险,强攻不是上策,须以巧渡为宜。”
       而后,贺若弼带军驻扎广陵。实际上,他早已准备好制作精良的大船,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些大船暴露于众人的视线之中,而是将它们藏了起来。反而令部下弄来五六十只破旧的小船,直接将其放置于营地不远处。陈国前来探听虚实的兵卒看到这些小船便回去禀报:“隋朝大多时候生于内陆,不会造船,只有几十只破旧小船,根本无法渡过长江。”国君听闻此消息,放心。
       随后,贺若弼开始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他都将三军调集在历阳(今安徽省和县一带),令众将士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声势之浩大令陈国大惊。于是,陈国立刻调兵遣将,准备应对隋军的进攻。但是,隋军并没有攻打过来。他们随后了解到,这只是隋朝在进行部队调防。如此几次“假进攻”,陈国对隋朝声势浩大的演练已习以为常,变得稀松懈怠。甚至,当贺若弼真的带领军队进行渡江演习时,陈国也毫无反应,认为这也不过是隋朝的调防训练中的一次而已。
       贺若弼见时机成熟,便下令渡长江、攻陈国。隋朝军队已兵临城下,陈国将士却毫无察觉,更有甚者喝得伶仃大醉,睡得无知无觉。一时间,隋军势如破竹,一举攻下了陈国京口(今江苏镇江),生擒陈朝将领。贺若弼使用的正是“瞒天过海”之妙计。
三十六计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