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迁地保育原理与实践

价格 150.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13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当当当当当当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现代植物园起源于16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后期自然科学与园林艺术的崛起,兴盛于18世纪西方殖民地对植物的探索、收集与发掘利用。历经500年的发展历史,传承了植物收集驯化、发掘利用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充满着人类对自然奥秘、奇特植物的好奇与探索,是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历史,是人类对植物世界从混沌无序到分门别类的有序认知历史。  《植物迁地保育原理与实践》梳理了植物引种驯化与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植物园发展历程及其植物收集历史、保护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介绍了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和方法、植物园活植物收集与迁地保护及其应遵守的相关法规与公约,归纳了植物引种收集、维护监测、信息记录与数据管理、植物收集的使用与管理等迁地保护规范,概述了保护遗传学研究发展概况、植物迁地保护中的遗传因素、居群遗传风险及其迁地保育管理对策,综述了野外回归指南与回归研展。

目录

目录

章 植物引种驯化与迁地保护的历史 1

节 引种驯化与人类文明 1

一、引种驯化与早期人类文明 2

二、引种驯化代500年人类文明步 3

三、植物引种驯化与我国粮食生产 5

节 植物园及其引种收集历史 6

一、古代园林 7

二、中世纪园林 10

三、现代植物园及其植物收集 10

四、植物猎人对植物收集的贡献 16

第三节 保护生物学兴起与发展 20

一、保护生物学的兴起 20

二、保护理念的演变 22

三、从国家和区域到立法与行动计划的概况 25

参考文献 28

章 植物迁地保护的方法 34

节 植物迁地保护的变迁与沿革 34

一、迁地保护思想的由来与演变 34

二、迁地收集保护理念和实施的演变 37

节 迁地保护方法 42

一、种子贮存 43

二、离体保存 45

三、超低温保存 46

四、田间种质库 47

五、植物园活植物收集 49

第三节 植物园与迁地保护 50

一、植物园的迁地保护 50

二、中国植物园的迁地保护 51

三、植物园的迁地保护策略 57

第四节 植物迁地保护相关法规和指南 65

一、生物多样公约 65

二、植物保护战略 66

三、植物园保护议程 66

四、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 67

五、中国植物保护战略 67

参考文献 68

第三章 植物迁地保护的规范与管理 73

节 植物引种收集 73

一、植物收集的类型 74

二、引种收集的优先原则 80

三、植物引种收集的方式和要求 81

四、植物引种收集制度 83

五、迁地保育评价 85

节 维护与监测 90

一、植物繁殖 90

二、移栽定植 94

三、鉴定查证 96

四、物候观测 99

五、育监测 112

六、种子收集与交换 113

七、病虫害与检疫 116

八、外来入侵物种监测 118

第三节 信息记录与数据管理 120

一、引种登录信息记录 121

二、储存种质的信息记录 126

三、繁殖信息 127

四、活植物现状信息记录 128

五、鉴定查证信息 132

六、植物清查与编目 132

七、检疫信息记录 135

八、挂牌与植物解说 135

九、鉴证信息采集与信息管理 139

第四节 植物收集的使用与管理 139

一、植物收集的使用者 140

二、研究和保护 140

三、气候变化和变暖 140

四、物候学观察 141

五、教育和教学 142

六、科普与解说 142

七、休闲旅游 143

八、使用管理制度 143

参考文献 145

第四章 居群遗传学原理与遗传风险及管理对策 171

节 植物保育遗传学研究概况 171

一、保护生物学 171

二、保育遗传学 172

节 植物迁地保护中的遗传因素 177

一、遗传多样丧失 178

二交与杂交 179

三、遗传适应 182

第三节 后基因组时代的保育遗传学 183

第四节 植物迁地保育中的居群遗传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185

一、遗传漂变 185

二、选择 188

三、突变 192

四交交衰退 194

五、远交及远交衰退 197

六、杂交 198

参考文献 206

第五章 迁地保育植物的回归 215

节 植物回归的相关术语 216

节 植物回归指南 218

一、植物回归的目标 218

二、如何选择回归的植物物种 218

三、回归的生境要求 218

四、回归的植株要求 219

五、植物种群的调控 220

六、物种回归后的管理与监测 220

七、植物回归的标准 220

八、植物回归的步骤 221

第三节 植物回归研展 221

一、概况 221

二、中国植物的回归概况 224

三、中国植物回归研展 226

参考文献 227

第六章 植物迁地保育及回归案例 229

节 报春苣苔的野外回归 229

一、报春苣苔的群落生态 230

二、解剖与生理生态特征 232

三、居群遗传多样 235

四、植物园的组织培养及扦插繁育 236

五、物种回归自然实展 237

节 中华水韭的遗传复壮 240

一、中华水韭的分类地位、自然分布区及濒危等级和现状 241

二、中华水韭的生境特点 242

三、中华水韭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243

四、中华水韭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及孢子母细胞的发育 246

五、居群遗传学特征 246

六、保护策略 251

七、居群遗传复壮 252

第三节 虎颜花 257

一、生物学特及自然分布 257

二、群落生态学及生境 259

三、植物园迁地条件下的繁殖研究 260

四、自然回归研究 262

第四节 疏花水柏枝 264

一、分类学地位、自然分布及野外灭绝的原因 265

二、生境特点及适应 268

三、植物群落结构 269

四、繁殖特征 270

五、细胞学研究 271

六、居群遗传学特征 272

七、迁地保护与野外居群恢复策略 275

第五节 沙冬青 277

一、沙冬青的分类地位、与姊妹种的关系、自然分布及濒危等级和现状 278

二、生境特点与种群特征 281

三、物种的特有生物学特征 284

四、物种的系化史 286

五、濒危物种的育及生态环境成因 287

六、濒危的居群遗传学因素 289

七、物种的保护与恢复策略 291

第六节 巴东木莲 294

一、巴东木莲分类地位、自然分布区及濒危等级和现状 295

二、生境特点和居群特征 297

三、物种特有生物学特征 299

四、巴东木莲的系化史 301

五、巴东木莲濒危的育及生态环境因素 303

六、居群遗传学特征 305

七、巴东木莲的保育及回复策略 309

参考文献 311

彩图

摘要与插图

《植物迁地保育原理与实践》:  章;植物引种驯化与迁地保护的历史  人类对植物的引种驯化有千百年的历史,对人类社会文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植物的引种驯化在农业发展、食物供给、人口增长、经济社会步中发挥了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是人类农业文明及后来的工业文明发展的原动力。然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带来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无休止的开发利用,因人类活动加剧而引起的植物栖息地减少、生境片断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趋势日益严峻,物种消失、植物资源储量剧减引发生态灾乱以致威胁人类本身,保护植物多样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年来人类亦更多地关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保护的目标是维护所有野生分类群现有的遗传多样和种群生存力,维持生物的相互作用、生态过程能。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生物多样保护的两种主要方法。地保护着重自然居群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在植物的原生境维持其生存和动态更新,使受保护的植物与其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连续、动态化(Frankel;and;Soulè,1981)。但是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人类过度使用资源和生物入侵与疾病等,使目前生物多样面临的威胁继续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系统受到越来越多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的干扰,现有的地保护手段已不能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受威胁物种的保护需要,而迁地保护已成为植物多样和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常规保育方式,并日益受到植物保护领域各方的重视。是随着气候变化对地保育植物的影响加剧及众多的不确定,迁地保护地位日趋重要。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地保护无法拯救所有的植物,迁地保护则有效弥补了地保护条件下的不确定、可控差、监测困难等一系列不足。迁地保护途径,尤其是种子库收集保存提供了应对目前气候快速变化不确定因素的有效措施。迁地保护不仅为人类未来所需的植物多样提供保障,而且是实施濒危植物回归自然的技术和材料的基础。当务之急是必须更有效地研究迁地保护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采用更实用有效的迁地保护方,从而迁地保护在植物多样保护中的广泛应用。  节;引种驯化与人类文明  植物引种驯化与人类早期文明史密切相关,曾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历程产生了巨大影响(del;Tredici,2000)。尤其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的500多年,美洲植物的引种驯化及其广泛传播、栽培深刻改变了世界农业生产的格局,对人类社会文步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宏文等,2015)。同时,虽然植物园的引种驯化与园艺植物关系密切,但古往今来,植物引种驯化都是以一个国家农业和产业的发展需求为驱动力,的植物引种驯化及其产业化通常能够极大地增加一个国家的农业财富,并增强其综合国力。然而,对植物引种驯化的认识,除对个别案例有充分梳理和认知外,如大豆(Glycine;max)、猕猴桃(Actinidia;sp.)等,大部分文献通常将植物引种驯化解释为、缺乏有效组织和公众关注度低等低效率的过程(Heywood,2011a)。充分梳理植物引种驯化对人类文明演变的影响及其科学研究意义与社会价值,有利于“以史为鉴”而思考人类食物保障的未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