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饮水文客梁启超》讲述了“中国精神之父”梁启超的大事。从到庚子勤,从护国运动到五四运动,梁启超不仅是中代社会的变革先驱,更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他在动荡时代寻找民族思想,在迷茫中摸索探求正确道路,是一个开启民智的先行者。同时他还是中代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不仅跻身清华四大国学导师,更创造“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传奇。
目录
章 梁启超的家世和早期活动
祖父和父母
爱情和婚姻
维新运动
香帅张之洞
湖南时务学堂
章 梁启超在日本
逃亡日本
《清议报》
桂荃
时势造英雄——李鸿章
亦师亦友黄遵宪
红颜知己
袁世凯复辟
第三章 学者梁启超
五四运动的
在清华大学著书立说
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趣味主义者
财源
第四章 梁家的孩子们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爸爸爱的孩子梁思顺
梁思成与林徽因
考古学家梁思永
西点军校高才生梁思忠
梁思庄
其他子女
为父亲祝寿
手足情深
第五章 梁启超的朋友
泰戈尔在中国
证婚词
在北大讲课
张君劢
关爱学生
第六章 晚年生活
协和医院
评价
梁启超年表
摘要与插图
祖父和父母
1873年2月23日,在广东新会熊子乡茶坑村的一个世代务农的普通人家里一个孩子出生了,他是梁启超。梁启超的祖先以农耕为生,处于社会的底层,没有地位和财富,学识也一般。梁家和千万个普通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劳碌奔波,只能吃上饭。到了梁启超祖父这一代,梁家的日子好了一些,祖父开始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了。在当时,读书是的渠道。梁启超的祖父考取了秀才,这对梁家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从此,梁家终于从世代务农的人家,了有文化的乡绅阶层,梁家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
梁启超的祖父叫梁维清,号镜泉先生。梁维清是个很普通的人,他没有什么大学问,更没有任何著作流传后世,只是个村里的读书人。他人生中辉煌的时候,做过管理他们县文教工作的小官,这是基层的职位,但对这个世代务农的家庭来说,梁维清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了。
梁启超的祖父家中有二十多亩地,梁维清在自己住房旁边的空地上建起一间小书斋,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梁维清有三个儿子,他喜欢小儿子,也是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
梁宝瑛,字莲涧,生于1849年,卒于1916年,享年六十七岁。梁维清是靠读书科举的,他为儿子也设计了这条路,希望儿子梁宝瑛能考名,比自己走得更远,光宗耀祖。但遗憾的是梁宝瑛的仕途不顺,虽然苦读数年,但却屡考屡败,什名都没有考取,这对他是不小的打击,他感觉辜负了长辈的期待。后来,两个兄长因病去世,父亲梁维清又经常生病,家庭杂事繁多,于是他不再考试,也和梁维清一样,一边耕种一边教书。
那个时候讲究门当户对,梁维清考中了秀才,家庭条件好转,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到了梁宝瑛成家的时候,肯定要找个般配人家的姑娘,贤惠的赵家姑娘是梁家合适的人选。梁启超的母亲赵夫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举人,父亲是秀才。由于家庭的熏陶,也读过不少书。嫁到梁家后,她知书达理,孝敬公婆,是个好妻子。赵夫人喜欢吟诵唐诗,这对梁启超是个很好的启蒙教育,梁启超经常听见母亲吟诵诗歌,他是在母亲诗歌的浸润下长大的。
赵夫人生了四男二女六个孩子,梁启超是他的长子。赵夫人是个慈爱的母亲,但也有严厉的时候,在梁启超六岁的时候,有一次说谎被她发现了,赵夫人生气,严加盘问,用鞭子打了他十多下,严厉地警告他,如果再说谎会有更严厉的惩罚。这件事使梁启超印象深刻,多年后,他还写成文章,教育后人。遗憾的是,赵夫人在生第六个孩子的时候,因难产而去世。
梁维清考中过秀才,本来期望儿子梁宝瑛能比自己强,但儿子却什么都没有考中,他不免失望。眼看着儿子梁宝瑛在科举上不会有什展,于是,梁维清便把希望寄托在孙子梁启超身上。他希望梁启超能够读好书,将来金榜题名,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光宗耀祖。
由于祖父的器重,整个家庭都对梁启超抱有不小的期待。在梁启超两三岁的时候,母亲便开始教他识字。到了四五岁,祖父梁维清开始悉心指导他读书,是梁启超的启蒙人。在子女和孙辈当中,祖父对梁启超为看重,他看出梁启超的天分极高,于是更加用心培养。梁启超是在祖父的精心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祖父白天教他学上睡觉的时候给他讲故事,在当地很难找出这么有学问的人,梁启超崇拜他的祖父。和同龄人相比,梁启超是幸运的,他的家庭为他的教育和为人打下了基础。
梁启超当时读了两本书,一部是《四子书》,另一部是《诗经》。这两本书对一个孩童来讲,艰深。但梁维清教得耐心,梁启超学得用心,很快有了不小的。这两本书对梁启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同时也培养了梁启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梁维清在当地是个受人尊敬的乡绅,懂得医术,热心帮人看病,遇到穷人买不起药还直接赠送,深得乡人们的好评。他还热心公共事务,主动捐钱修路铺桥。梁启超和祖父共同生活了十九年,梁维时的言传身教对梁启超的影响很大,使得梁启超从小胸有大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