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

价格 4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1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当当当当当当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苏联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本书通过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发展轨迹、基本特征、得与失的研究,揭示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整体图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从根本上说仍然是摆脱苏联哲学教育体系的探索。研究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哲学教学体系改革和各种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的目的
  二  研究的现状
  三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四  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的界定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苏联马克思主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的目的
二 研究的现状
三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四 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的界定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三)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缘起
第二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开端
(十月革命以前)
(一)开启俄国化哲学教育
(二)科学“灌输”方法的形成
(三)从自发走向自觉
二 苏联哲学教育的多样化时期
(十月革命以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
(一)开展大众化教育的探索
(二)哲学教育的“百花齐放”
三 苏联哲学教育的一 体化时期
(20世纪30—50年代中期)
(一)哲学教育的一 体化机缘
(二)哲学教育的一 体化进程
四 苏联哲学教育的改革和稳定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q0年代中期)
(一)赫鲁晓夫时期哲学教育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哲学教育平衡发展
五 苏联哲学教育的蜕变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苏联解体)
(一)充满矛盾的意识形态教育改革
(二)民主化和公开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挑战
(三)用抽象的人道主义代替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 教育目标具有指向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共产主义的统一
(二)实现目标的条件和手段
(三)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 教育对象具有普遍性
(一)哲学教育的单一 主体
(二)涵盖全体民众的哲学教育
三 教育原则强调系统”
(一)科学性和性相统一
(二)具体科学和哲学相结合
(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相统一
(四)理论辩护和政治批判相统一
四 教学运行制度化
(一)编制教学大纲的制度
(二)编写教科书的制度
(三)管理教学部门的制度
(四)开展课堂教学的制度
五 教学内容体系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生形态
(二)“两个主义”为主干的哲学教学体系
(三)“两个主义”体系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得失
一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之“得”
(一)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巩固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
(三)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
(四)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哲学教育的发展
二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之“失”
(一)哲学教育行政化
(二)哲学教育简化为政治斗争工具
(三)哲学教育的教条主义倾向
(四)政治运动破坏了哲学教育生态
(五)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
(六)马克思主义教育整体性缺失
(七)哲学教育的“人道主义”嬗变
第五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启示
一 警钟长鸣:苏联意

摘要与插图

[db:书摘]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